潼關縣各中小學校堅持健康第一、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在抓好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體育強身健體、益智育心功能,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

一是固本強基,抓好體育教學工作。全縣各中小學嚴格落實體育課程標準,全面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周每班開設5節體育課,高中(含中等職業學校)3節體育課,開課率達到100%。體育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創新,不斷增強體育課程的趣味性、綜合性,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技能體質雙培養,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并按照體育藝術目標要求,幫助每名學生至少掌握2項運動技能,樹立健康觀和健身意識,錘煉學生意志品質,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二是突出特色,豐富陽光體育活動。各中小學認真開展“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的陽光體育活動,學生體育活動率達100%。積極創新發展課內與課外、普及與拓展、教學與比賽相結合的學校體育活動模式,結合“雙減”政策和課后服務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訓練、社團、競賽活動,廣泛推廣普及青少年田徑、球類運動等項目,培育特色,豐富內涵。縣教體局和各校園每年定期舉辦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比賽活動,以賽促訓,持續推動陽光體育活動深入開展,整體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三是以體促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各中小學秉持“以體促智,健體強身”的教育理念,不斷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優化體育課程設置,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豐富學校體育活動形式完善體質健康監測機制,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努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抓好學校體育工作,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落實五育并舉,推進素質教育的重點內容和有效載體,也是辦好讓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環節。今后,縣教體局將指導各中小學進一步更新理念,強化機制,努力開創學校體育工作新局面,持續幫助學生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