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志愿填報變化大,一想到孩子要報45個本科志愿就頭疼。學校的講座解答了我很多問題,讓我沒那么焦慮了。”3月5日,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學學生家長鄧曦說。

2025年,陜西省迎來高考綜合改革政策的首次實踐。為了幫助陜西省新高考首屆考生熟悉志愿填報系統和操作方法,省教育考試院在3月5日至11日開展模擬志愿填報。

3月5日,一場高考志愿模擬填報輔導活動在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學開展,為考生及家長帶來了一場“及時雨”。“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和家長充分了解政策、學會系統操作、完善志愿方案,家校接力,為學生正式填報做好充分準備。”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學教師鄭利說。

“我很喜歡心理學,但不知道哪所學校的相關專業好。西安理工大學的老師給我進行了分析,讓我有了心儀的目標院校。”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學高三年級的余同學說。

余同學的媽媽尊重孩子的興趣,但對心理學專業的就業情況有些擔心。對此,現場的輔導團老師運用AI技術現場生成相關專業的就業分析報告,并提供了陜西省近3年高考錄取數據,讓余同學的媽媽心里有了底。

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學抓住政策演練窗口期,邀請多名專家為學生和家長梳理填報思路,重點講解了“院校專業組”的報考形式、專業調劑范圍等內容,并結合實際案例,講解高考志愿動態填報方法,解讀錄取投檔規則。

記者在咨詢區現場看到,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等30余所省內外高校設立了展位,為學生和家長一對一答疑解惑。學校還通過搭建家校協同平臺,幫助考生在專業選擇、學科優勢與個性發展間找到平衡點,為迎接新高考改革夯實基礎。

為應對陜西省首屆新高考改革帶來的挑戰,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于3月5日舉辦高考志愿填報暨適應性演練專題報告會。400余名師生齊聚禮堂,學校高中教師發展中心負責人王雅云進行現場講解,為考生提供精準指導。

“我們通過多媒體課件與情景模擬,演示‘黃金五步法’:第一步查位次,利用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分數段表準確定位;第二步換算等位分,將考生分數按‘正態分布模型’轉化為近三年等效分;第三步篩選志愿,采用‘上加20分、下減30分’劃定有效分數區,通過三維坐標系鎖定城市、院校、專業的最優組合……”王雅云告訴記者,“現場,我以某考生580分的模擬成績為例,模擬了從登錄陜西招生考試信息網到最終確認提交的全流程。”

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高三(1)班學生才雨辰說:“老師用真實案例模擬填報讓我們對‘院校+專業組’的組合有了清晰認識,以后正式填報時的決策壓力就沒有那么大了。”

3月10日,商南縣鹿城中學組織了一場新高考志愿填報培訓活動。當天下午,鹿城中學高三各班學生在班主任的帶領下,通過網絡直播,聽取專業講師詳細解讀了新高考政策、志愿填報規則及注意事項。學生認真聆聽,不時記錄關鍵信息,以確保在填報志愿時能夠準確無誤。

“當天,我們認真學習了志愿填報的相關知識,并進行模擬志愿預填報。這次活動對我們來說非常有必要。”鹿城中學高三(1)班學生王少東說。

在志愿預填報環節,許多同學表示,通過這次預填報,他們對新高考志愿填報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為正式填報積累了經驗。

“此次志愿填報培訓活動的舉辦,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新高考。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和成績,在專業教師指導下進行模擬填報。”鹿城中學黨總支書記劉興鋒表示,“接下來,我們會繼續開展各類培訓活動,為學生迎接新高考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