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備戰渭南市第十五屆運動會(青少年組),近期,白水縣立足“體育強縣”目標,統籌資源、創新機制,從組織領導、人才選拔、場館建設、賽事保障等方面精準發力,以"五個強化"舉措掀起全民健身與競技體育融合發展新高潮,力爭在市運會中展現白水風采。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構建"一盤棋"工作格局。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的市運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白水縣備戰市十五運實施方案》,明確武術、田徑、籃球、排球、乒乓球、跆拳道、射擊等9個重點參賽項目,建立"周調度、月通報"工作機制。縣教體局成立專項工作組,深入全縣20余所中小學開展“選苗計劃”,通過前期學校推薦、實地體能測試、現場技能展示等環節選拔近400名青少年運動員,按照"1+N"模式,即1個縣級集訓基地+N個學校訓練點,實施分層培養。縣財政將專項撥付20萬元用于運動員集訓、器材購置及賽事保障,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20250414090105695-51-983fa.jpeg

二是深化體教融合,培育競技體育新動能。依托白水縣少年兒童體育學校,構建“小學選苗、初中育苗、高中成材”的梯隊培養體系。在白水中學、倉頡中學、城關一中、田家炳實驗中學等學校設立籃球、排球、射擊等項目訓練基地,邀請省隊教練開展“送教上門”活動,累計培訓教練員20余人次。創新“體教雙軌”培養模式,對入選市運會集訓隊的學生實行文化課“一對一”輔導,確保訓練學習兩不誤。

20250414090105815-6-c8c87.jpeg

20250414090105753-48-6fca3.jpeg

三是優化場館建設,提升賽事承載能力。投資建設的白水縣全民健身中心及公共體育場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9月底前完成竣工驗收。該項目包含400米標準田徑場、5000座看臺、室內籃球館等設施,配套建設智慧化管理系統,可滿足省十八運排球等項目比賽與今后參加上級賽事備戰訓練需求。同步推進鄉鎮全民健身中心升級改造,在杜康鎮、林皋鎮新建多功能運動場2個,更新村級健身器材120件,構建起“15分鐘健身圈”。針對省十八運會涉賽場館與承擔市運會參賽項目的學校或單項訓練場館,邀請省市專家組織團隊開展專項驗收檢查,完成安全隱患整改12項,確保賽事安全有序。

四是創新宣傳動員,營造全民參與氛圍。積極籌備開展"迎市運·惠民生"系列活動,舉辦廣場聯盟籃球賽、乒乓球比賽、太極拳培訓等群眾性賽事5余場,參與千人次。利用"白水體育"公眾號開設"市運備戰"專欄,印制宣傳單上萬份。在倉頡廣場、蘋場等公共場所設置宣傳標語20余處,”發放《全民健身手冊》2000余份。組建百人的賽事志愿服務隊,開展相關培訓、應急演練等活動,為籌備參賽市運會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

20250414090105858-32-dfa70.jpeg

五是強化后勤保障,筑牢賽事安全防線。制定《白水縣參加市運會后勤保障工作方案》,建立“醫療+餐飲+交通”三位一體保障體系。在集訓基地配備專業醫療團隊,為運動員提供傷病防治、營養指導等服務。與縣醫院合作開通“綠色通道”,確保突發情況及時處置。選定相關學校為運動員食宿定點服務,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標準,每日提供營養配餐。聯系10輛大巴車,保障參賽人員往返交通。同時,建立賽事風險評估機制,制定應急預案,開展消防演練3次,確保賽事安全萬無-失,

目前,白水縣參加市運會各項比賽籌備工作已進入沖刺階段。全縣上下將以"創佳績、展形象"為目標,以“嚴、細、實”的工作作風,全力做好參賽訓練備戰、場館保障、賽事組織等工作,努力在渭南市第十五屆運動會中取得運動成績與精神文明雙豐收,為建設體育強市貢獻白水力量。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