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縣教體局“四舉措”提升青少年普法教育實效
發布時間:2025-04-11 16:20:50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近年來,潼關縣各學校在抓好責任制、法治大講堂、聯動聚合力、發揮組織力四個方面狠下功夫,深化普法強基補短板,不斷增強未成年人的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
一是抓好責任機制,畫好同心圓。學校將青少年學生普法教育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要點、納入普法強基補短板重點工作,重點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自上而下地貫徹落實青少年學生普法工作的落實。縣教體局通過制定下發青少年學生法治宣傳工作方案,各學校充分發揮好法治副校長的職能作用,將法治課進學校、進課堂,有針對性地開展法治進校園專題活動,堅持在“防”上下功夫。結合校園周邊真實發生的案件“以案釋法”,為同學們講解如何用合法的手段保護自己,預防校園欺凌和校園周邊的不法侵害,為青少年學生保駕護航。
二是緊盯開學季,法治講堂大家講。學校利用好開學季契機,通過組織各類普法宣傳、普法講座、法治副校長進校園等活動,讓法治意識根植于校園,讓未成年人在關鍵時間節點把準人生方向,系好青少年的第一顆“法治紐扣”。各學校開展“未你而來 法伴成長”校園安全風險防范與“未成年人保護法解讀”專題講座。
三是聯動聚合力,護航青少年學生。從細微處著眼,精準規劃普法課程,精細設計普法環節,精心安排普法內容,學校針對重要時間節點、重點學生群體、重點學校等,聯合檢察院、公安局、派出所等相關職能單位開展“法律進校園”系列普法宣傳活動。積極開展普法強基補短板“法律進校園”系列活動。
四是發揮組織力,夯實法治教育根基。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內容,以典型案例為切入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同學們上好開學的第一堂法治課。同時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從如何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進行講解。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以案釋法,并以互動問答的方式,引導大家就案件中的違法行為、不良后果進行討論、分析,幫助大家提高對校園欺凌等惡性事件的分辨、應對能力,讓“法治之花”綻放校園,為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