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縣:傳承非遺文化 綻放精致教育
發布時間:2025-04-08 16:40:44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近年來,潼關縣教體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將非遺文化傳承融入學校教育,開展非遺文化特色課程教育活動,推動非遺文化植根于校園,讓非遺文化在校園這片沃土上“活”起來。
為大力弘揚非遺文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潼關縣職業教育中心邀請黃河老腔藝術團走進校園,老藝人們手把手對學校新成立的特色黃河老腔社團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指導,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并參與互動體驗,學習老腔唱段與演奏技巧。
在秦東鎮濱河小學排練室,老腔藝術家正在指導濱河小學老腔少兒藝術團的學生們緊張有序地排練,小演員們精神飽滿地演繹著黃河老腔的原創曲目,鏗鏘有力的唱腔、富有感染力的表演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潼關黃河老腔作為黃河文化孕育的民間藝術,是藝術源于生活的見證,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結合的典范,更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它以一種“說唱+表演”的獨特藝術形式深深吸引城關北區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在這里,小藝術團的孩子們不僅演繹著老腔的經典,同時也將古戰船、高蹺、背花鑼、舞龍舞獅等傳統藝術融入訓練中。這些傳統文化不僅豐富了幼兒生活,還提供了個性化教育,讓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創造力、堅持性都能在個性化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今后,潼關縣教體局持續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相融合,真正實現“傳統文化活起來、校園文化靚起來、學生素質強起來”;實現“以文化人、立德樹人”育人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