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潼關縣各中小學積極探索黨建與思政育人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努力提高思政教育的感染力,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積極探索“黨建+思政”教育工作新模式。

一是根植紅色血脈,推動黨史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開展。各學校不斷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將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更好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用好黨史這本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統籌課內課外,貫通線上線下。學校組織了一系列“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的理論學習、“重走革命路線”的紅色研學實踐活動,旨在全方位筑牢學生的思想根基,增強他們的愛黨愛國情懷。

二是創新德育載體,構建協同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機制。近年來,各中小學黨支部通過打造“黨耀金城 紅燭爭先”黨建品牌,強化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立“黨組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全校協同配合”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打造“一體化”育人共同體。學校深度挖掘所有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解決好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相互配合的問題,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體系,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初步形成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三是站穩學科陣地,團隊研學共進打造思政精品課程。思政課是實現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除學科教學任務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擔負起育人使命,各學校積極構建多樣化的思政活動體驗型課堂,實現課程內容活動化,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實現入腦入心的育人效果。學校搭建多種教研活動平臺,扎扎實實、認認真真地開展教學研究,針對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但又敏感、叛逆的初中學生,集體備課中強調以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情景式、體驗式、案例式、探究式、專題式等方式進行,以活動體驗實現全景育人。

下一步,潼關縣各中小學將繼續守好黨建工作主陣地,深耕立德樹人責任田,將黨建工作與思政育人工作深度融合,進一步瞄準黨建工作在學風建設、心理健康、實踐活動等具體工作的切入點,形成黨建矩陣,構建立德樹人新格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