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成長路徑探微
作者:■文/楊福昌
發布時間:2025-04-03 09:28:29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既關系著人類社會的今天,又決定著人類社會的未來。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新時代的教師要有理想、有追求、與時俱進、終身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水平,不斷錘煉育人本領,提升育人品質,真正擔當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下面,筆者就教師專業成長談幾點不成熟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認真學習
“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痹谶@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一桶水”早已不夠了,現代教師應有“長流水”,有了“長流水”才能把鮮活的知識帶給學生。讀書可以拓寬教師的視野,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豐富教師的理論儲備。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勤勉奮進。特別是青年教師,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二、學會思考
思考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作為教師,更應該學會思考。一個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思考,就會機械地重復昨天的故事;一個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思考,就難以獲得教育的真諦;一個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思考,就難以獲得教育的智慧。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庇纱丝梢?,在孔子眼中,一個人若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沒有資格稱為“君子”的。
三、善于觀察
陶行知曾說過:“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教師要善于觀察和鼓舞學生,特別是有些青年教師與學生年齡相仿,千萬不要為了師道尊嚴而戴上面具讓自己老氣橫秋,也不要只盯著學生的缺點,要包容學生的缺點,而是要給學生希望和動力,激發學生的斗志,激活學生的潛能,激勵學生成長。
四、身教重于言傳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舉止優雅,行為大方,言為心聲。因此,教師要清醒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優與缺、長與短,要揚長避短,補齊短板,提升育人本領。育人先育己,做好表率,行為世范。教師一定要記住:身教遠遠重于言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煂W生的影響是終生的,教師整天和學生在一起,教師的人生態度、價值取向、思想觀念、行為表現,對學生良好人格、高尚品德的形成有著很大的影響。
五、注重積累
積累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備課時參考他人的教學設計,學習他人的教學方法;上課時借鑒他人的教學技巧,吸收他人的評價方法;下課時汲取他人的教學經驗,思考他人的教學思路……教師只有不斷積累各種有價值的資料和經驗,才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進而走向成功。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教師一定要虛心求學、潛心鉆研,初上講臺先站穩再站高,先模仿再創造,先練好基本功再尋求突破與提高。
新時代的教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教師需要一輩子去學習、去探索、去揭示規律、去提升自身專業水平,為每個學生提供更適合的教育;做教師要不斷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升華自己的思想,成為學生的精神導師;做教師需要不斷地反思,不斷地追問。?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觸動和情感的共鳴?。研究表明,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觸及學生的內心,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情感。
六、激發創造活力
創造是一個教師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師不能只做教書匠,而要做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和品位的教育家。教書匠只知教不知研,教育家既知教又知研。教育家將教育視為一種創造性活動,注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體現創新和智慧,而教書匠則將教育視為一種重復性勞動?。教育事業是實踐的事業,教育不是講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因此,教師要把全部精力放在教書育人上,按照“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指導思想,深耕教育,做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啟明星,為學生搭建起通往未來的腳手架。還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嘗試、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課堂成為激發學生潛能的思維場,成為滋養心靈的情感場,助力學生健康生長。
新時代,新征程。希望廣大教師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躬耕教壇、踔厲奮發,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十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