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西安工業大學啟動第十屆“陽光護航”心理育人宣傳季實踐活動。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生硬的教科書,而是可以觸碰、體驗、共情的生命對話。團體心理輔導、沙盤治療、心理嘉年華、曼陀羅繪畫……如今,陜西高校不斷積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助力大學生健康成長。

沉浸式體驗,助力心理健康教學

3月25日,在西安科技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30名學生正在開展“探索內心、接近距離”團體心理輔導。

“在大學生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很有必要。”西安科技大學學生劉思呈認為,“大學生平時習慣網絡社交,在現實生活中缺乏互動。活動讓我們彼此熟悉,結交到了新朋友。”

西安科技大學學生金叢笑第一次參加團體心理輔導。她說:“我現在面臨考研或就業的人生選擇,比較迷茫和焦慮。今天,心理老師為我指點迷津,感覺好多了。”

“大學生面對學業與就業的壓力,往往會出現孤獨迷茫、人際交往不暢、情緒低落等問題。”西安科技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張萌說,為此,西安科技大學積極打造沉浸式心理健康課程體系,將團體輔導、沙盤治療、心理劇療愈、心理繪畫等20余種體驗項目融入心理健康教學。

心理咨詢老師趙海霞向記者展示了學生的“心靈成長手賬作業”。在這些“作業”中,大學生用繪畫、貼紙、手工、照片等方式,表達對自我、學業、人際交往、就業、婚戀等的認知與想法。

“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一點是幫助學生克服‘病恥感’,促使學生主動向同學和老師傾訴自己的困擾,尋求外界的幫助。”心理咨詢老師王蘭告訴記者,西安科技大學采用“心理講座+團體輔導+活動實踐+心理輔導”的方式,將心理健康知識全方位傳授給大學生,通過適應教育、人際交往、挫折教育、職業規劃、戀愛關系、生命教育等領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大學生尋求心理健康“最優解”。

學校開通了QQ心理咨詢熱線,心理咨詢老師24小時“云端守護”。“無論學生何時發送信息,總有人接住你的情緒。”張萌說。

“樹洞守護者”,舒緩心情與壓力

3月20日,一條匿名消息跳入西安工業大學“心理樹洞”后臺:“壓力很大,經常失眠。昨晚4點才睡著……”

屏幕另一端,值班的“樹洞守護者”專職心理教師迅速回應:“親愛的同學,你并不孤單,很多人在面對學業、未來和自我期待時都會經歷類似的困擾。愿意表達自己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種勇敢的表現……”類似的對話幾乎每天都在西安工業大學的“心理樹洞”發生。

2024年4月25日,西安工業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在學校公眾號上線了“心理樹洞”。在這里,學生可以暢所欲言,釋放壓力與失落,也可以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快樂,隨心記錄自己的心情。上線近一年,“心理樹洞”每天都會收到學生來信。

“想考研,但無論怎么努力,似乎都學不好……”“考研是一場持久戰,除了知識積累,更需要調整心態和學習方法。”屏幕另一邊,學校專職心理教師給予學生暖心回復,并告知學生如果這些問題持續影響情緒和動力,可以預約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的專業咨詢,探索適合的解決方案。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撕開困住學生的焦慮繭房,讓光照進來。”西安工業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專職心理教師潘治輝表示。

這個學期,西安工業大學在廣播臺開通了《心海導航》心理欄目。這檔新晉“電子心理好友”節目,正在用聲音陪伴大學生探索內心世界。

通過“網絡熱線+線下咨詢+公寓談心屋”三件套,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傾訴心聲。學校還對輔導員、宿舍長、班級心理委員等進行專業培訓,讓他們能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伸出援手。

“陽光護航”,送上心靈成長大禮包

3月到6月,全省高校同步開啟“五育潤心,賦能青春”第十屆“陽光護航”心理育人宣傳季實踐活動。知識競賽、心理嘉年華、心理情景劇Battle、心理委員成長特訓……“心靈成長大禮包”藏著不少驚喜。

3月19日,記者從省教育廳高校學生工作部獲悉:全省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一,通過構建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咨詢服務、預防干預、平臺保障“五位一體”的心理育人工作體系,全力為全省大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到今年3月,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總體師生比優于國家1∶4000配備標準,基本形成了以專為主、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工作隊伍。

目前,全省所有高校均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室),高校標準化心理中心創建率達81.9%,85%的高校建設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平臺和重點關注學生管理平臺等信息化平臺。

各高校結合“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在學生社區引入心理服務咨詢。“2個學分、32至36學時”的心理必修課成為高校標配,全省近七成高校開設了心理選修課。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