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在西安工程大學臨潼校區的“一站式”學生社區·校警共建警務室,值班教師解答學生關心的獎學金政策問題。

“以前,辦理戶籍業務要去距離學校5公里外的派出所。現在,警務室就在宿舍跟前,辦護照都不用出校門。”3月24日,在西安工程大學臨潼校區的“一站式”學生社區·校警共建警務室,值班教師李錦文說。

據介紹,該警務室于去年11月揭牌,是陜西省首家省屬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校警共建警務室,集報警求助、隱患排查、矛盾調解、戶籍辦理、法律援助、自助體檢等于一體。這里不僅設有學生自助打印一體機、AI學生助理機器人,還專門配備了冰箱,方便學生存放需要低溫保存的針劑藥劑等。

校黨委保衛部部長潘光輝介紹:“我們依托校警共建、資源共享及業務融合,將派出所搬到學生社區,實現了警務資源進校園,更好地為全校師生服務。”

記者采訪時,該校2023級管理學院學生高嘉敏來到警務室,稱自己將筆記本電腦忘在了電動車的筐子里,直到下課才想起,但筆記本電腦已經找不到了。值班教師了解情況后,立刻聯系了校內保安。5分鐘后,一名保安騎著電動車將筆記本電腦送到了警務室。原來,這名保安在巡邏時發現了該同學遺忘的筆記本電腦,就幫她保管了起來。

“我們在學校遇到任何困難,馬上就能到警務室尋求幫助,這讓我們非常安心……”高嘉敏說。

據了解,在“一站式”學生社區·校警共建警務室的共建過程中,針對學生社區人員密集、師生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的問題,學校與臨潼公安分局、斜口派出所在前期校警共建的基礎上,總結社區民警進社區的經驗,依托“一站式”學生社區服務站,開創性地在學生社區設置了“社區警官”和“警察信箱”,并以“警校說事”平臺建設為抓手,開創高校暖心警務工作新模式,每學期開設一次全校全員平安視頻課,每月舉辦一次法治大禮堂,每兩周召開一次“警校說事”圓桌會,每周舉辦一次學生骨干走進校園警務室活動,每日一位警官駐校辦公。

校警雙方還共同參與安全教育課建設,實現了安全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分”;深化“安全第一課”,組織“校警同上一堂反詐課”、消防講座進課堂和安全實踐體驗活動等;充分利用新技術,廣泛開展安全宣教活動,不斷提升學生安全素養,提升校園平安指數。

據統計,“一站式”學生社區·校警共建警務室建立以來,已發布安全事項提醒12次,調解各類矛盾糾紛70余起,排查并消除安全隱患40余處,為師生辦理身份證申領及補辦50余次,協助電動自行車上牌200余輛,舉辦報告會、講座和應急演練10余場,覆蓋師生2萬余人次,校園各類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36%。

“建設校警共建警務室是深化校地校警共建共治共享機制、完善校園治理體系、加強平安校園建設的重要舉措。學校將積極發揮警務室作用,力爭為師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務,努力打造‘一站式’師生管理服務模式。”西安工程大學黨委書記馬萬清說。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