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碑林區雁塔路小學,沈琳的法治教育課很受學生歡迎。(記者 王燕 攝)

在西安市中小學校園里,“法治副校長”并不是一個陌生的字眼。從法治宣講到深度參與校園治理,他們的身影時常活躍在美麗的校園內,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他們或是身著制服的法官、檢察官、民警或是風趣的律師,用專業與熱情為校園法治教育注入鮮活力量。

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提出,每所學校應當配備至少1名法治副校長。多年來,這些特殊校長用多元方式守護青少年成長。在第30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我們走進校園,走近這群特殊校長,看他們如何用法律護航“少年的你”。

法治氛圍提升  

孩子們掌握的法律知識越來越多

“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和一般打鬧有什么區別?”3月27日下午,在碑林區雁塔路小學四年級4班,該校法治副校長、碑林區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科科長沈琳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

沈琳以“拒絕校園欺凌”為主題,循循善誘地啟發學生思考,并通過以案說法、有獎競答等形式,激發起孩子們極大的學習熱情,讓他們了解校園欺凌的表現形式、危害、欺凌者需要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遇到校園欺凌該怎么辦等知識,引導他們堅決抵制校園欺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021年9月起,沈琳成為雁塔路小學的法治副校長。在她看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是一項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事業,需要持之以恒、深耕細作地抓緊抓實。因此,除了不定期入校,為師生帶來生動的法治教育課以外,她還主動協助學校開展《民法典》征文、校園模擬法庭等多項法治實踐活動,并積極參與校園依法治理工作,協助學校制定規章制度,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取得了良好效果。

“如今,孩子們的法治意識、校園的法治氛圍都有了很大提升。”沈琳告訴記者,幾年前上法治教育課時,當她問道“你們知道哪些法律法規”“刑事責任年齡的劃分”等問題時,能回答正確的孩子寥寥無幾。而現在,課堂變得非常活躍,孩子們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這主要是因為孩子們掌握的法律知識越來越多了。

“青少年是法治中國建設的未來和希望。”沈琳說,希望通過法治副校長的努力,讓尊法、守法、學法、用法的理念在孩子們心中扎下根來。也希望孩子們成為一個個“小喇叭”,將自身所學的法律知識傳遞給家人和朋友,為法治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專業力量支持  

實現“教育”與“法治”有機融合

“家永遠是我們最溫暖的港灣,學校和法律永遠是我們堅強的后盾。”西安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七年級學生任鄧子祺至今記得法治副校長張成武的這句話。

在西安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有一位特殊的“老師”深受師生喜愛,他就是身兼律師與法治副校長雙重身份的張成武。自2021年3月擔任該校法治副校長以來,這位來自陜西嵐光律師事務所的專業法律人,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在校園播撒法治的種子,開學典禮、憲法日、家長會……校園每個重要場合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既要‘大水漫灌’地做普法宣傳,也要‘精準滴灌’地開展交互式活動。”在張成武看來,法治副校長的職責不止于普法,還應注重青春期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還要注重提升老師的法治素養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多與家長溝通,把法治意識傳導給家長,家校合力為青少年成長保駕護航。

從預防學生欺凌到指導依法執教,從學生心理疏導到家庭教育指導,憑借多年律師經驗和豐富的一線案例,張成武每次來到學校,都會舉身邊的案例釋法說理,讓普法不僅有意義而且有意思。

除了面向學生的普法教育,張成武還特別注重提升教師的法治素養。他定期為教師們舉辦專題講座,通過真實案例講解依法執教的重要性,幫助老師們在教育教學中把握好尺度。“張校長的培訓讓我從法律視角重新審視教學行為,這種觀念的革新對教育工作至關重要。”有著15年教齡的道法教師田晴深有感觸地說。在她看來,以往單純依靠教材的法治教育,如今有了專業力量的支持,更好地實現“教育”與“法治”的有機融合。

法治教育不能僅限于校園,還需要家庭的配合。在家長課堂上,張成武以“可信賴關系與孩子健康成長”為題,用大量鮮活的案例向家長們闡釋家庭教育中的法律邊界和責任。許多家長課后表示,這樣的講座讓他們學會了用法治思維來審視家庭教育方式,懂得了“傾聽比說教更重要,接納比指責更有效”的道理。

“合理預見、積極防范。”這八個字是《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里的關鍵詞,也是張成武作為法治副校長開展校園法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如今,身兼5所學校法治副校長的他步履不停, “這是我喜歡干的事情。看到孩子們知法懂法的笑臉,讓我很有成就感。”

更好履職盡責  

讓法治副校長實至名歸

3月28日下午,西安市曲江第二中學的報告廳里氣氛熱烈,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課堂”在這里有序開展,300余名師生沉浸其中。雁塔區人民法院綜合審判庭負責人郭瑤法官作為學校聘任的法治副校長,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法治教育課,把法律的種子播撒在未成年人心田。

課堂上,郭瑤法官圍繞“向校園欺凌說‘不’!”這一主題展開詳細講解。從剖析什么是校園欺凌,到闡釋校園欺凌可能導致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再到介紹具體的預防辦法,郭瑤法官借助一個個真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法律知識深入淺出地傳遞給同學們,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互動環節,同學們踴躍提問,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要是同學在打鬧中受傷,責任該由誰承擔?”“學生想去法院參與旁聽,需要滿足什么條件?”……面對同學們提出的各類問題,郭瑤法官耐心細致地解答,用簡潔易懂的方式為大家釋法明理。

西安市曲江第二中學校長朱琳瑛表示,法官擁有豐富的案例資源,對法律的理解和把握精準,因此講解透徹、清晰,孩子們更容易接受。

作為受聘的法治副校長,如何更好地履職盡責?對此,郭瑤說,她將積極發揮專業優勢,以法治教育者的身份,做好法治理念的“宣講員”、校園安全的“守護者”、探索創新的“先行者”和家庭教育的“倡導者”,讓“法治副校長”實至名歸。

“我們還將定期組織法庭開放日、法治研學、模擬法庭等活動,邀請師生走出校園,走進法庭,通過旁聽庭審和參與沉浸式模擬庭審等活動,提升師生對法治的認知,增強體驗感。”郭瑤說,未來,她將持續探索創新法治宣傳的內容與形式,提升法治宣傳實效,將法律知識轉化為學生可感知、可踐行的成長指引,以愛為帆,以法為槳,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