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學迎來一場文學盛宴。著名作家邢小利老師應邀走進校園,以“走近我校杰出校友陳忠實先生”為題,為400多名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深入淺出的文學講座,帶領師生追溯文學初心,聆聽一代文學巨匠的精神足音。

微信圖片_20250326203841

“陳忠實與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學的緣分,是他文學生命的起點。” 講座伊始,邢小利老師開宗明義。上世紀六十年代,少年陳忠實在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學就讀期間,便展現出對文學的熾熱追求。他很喜歡趙樹理、柳青等作家的鄉土小說,課余手不釋卷;創辦《新芽》文學墻報,發起“摸門文學社”(后更名“春柳文學社”),以筆為犁耕耘文學土壤。這些青蔥歲月的閱讀與創作實踐,如同一粒火種,悄然點亮了他心中的文學之光,為日后《白鹿原》的史詩敘事埋下伏筆。 而中學階段埋下的文學火種,最終呈燎原之勢,成就了一代文學大家。

微信圖片_20250327100250

陳忠實的求學時期正值國家三年自然災害,艱難的歲月給年少的他留下了深刻的苦難記憶。然而,正是這些經歷以及他對命運的不懈抗爭,為其作品注入了超越時代的悲憫情懷。邢小利老師以陳忠實高考失利后回鄉務農、仍堅持挑燈夜讀的經歷為例,深入剖析了《白鹿原》中黑娃、白孝文等人物背后的現實映照。書中的祠堂、鄉約、白鹿意象等,無一不是陳忠實對關中鄉土文化終生凝視的結晶。

微信圖片_20250326203846

講座結束后,邢小利老師向學校捐贈了《陳忠實傳》《走進歷史的陳忠實》《陳忠實年譜》《陳忠實研究》等四部珍貴著作。捐贈時,邢小利老師滿含深情地表示:“希望這些書籍能夠助力廣大師生更為深入地領悟陳忠實先生的文學精神,從陳先生的作品與人生經歷中汲取寶貴的知識和力量。” 學校負責人對此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并高度評價道:“這些書籍不僅是研究陳忠實先生文學成就與人生軌跡的重要文獻,更是學校校本課程極為重要的資源,學校會精心組織師生認真研讀,深度挖掘其中的價值,讓陳忠實先生的文學精神在校園里代代相傳,激勵更多的學子。”

微信圖片_20250327103239

學校教導處副主任劉海芳表示:“作為陳忠實先生的母校,我們肩負著傳承其文學精神的責任。未來將通過開發校本課程、組織文學實踐活動等方式,讓陳老扎根鄉土、筆耕不輟的精神在新時代校園里賡續綿延。”高一六班學生王自航聽完講座后十分感慨:“原來《白鹿原》里的人物就生長在我們腳下的土地,這份文化自信值得永遠守護。”

微信圖片_20250326203752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堂引人入勝的文學課,更是一場觸動心靈的生命教育,讓師生們深切感悟到堅守與熱愛的力量。同時,它還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學精神接力,在當今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助力師生們牢牢守護文學初心,讓文脈傳承變得具體可感、觸手可及。通過此次活動,經典作品《白鹿原》也成為了師生們理解中國鄉土社會、找尋文化自信根脈的一把寶貴鑰匙,激勵大家在文學與人生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