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欺凌同學,就讓你上不了重點高中。日前,四川省德陽市教育局出臺新規,將“校園欺凌”納入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被認定為“校園欺凌”的學生不得被評定為B以上等級。按照當地的錄取規則,這意味著,學生一旦被認定“校園欺凌”,將無緣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

眾所周知,校園欺凌不僅嚴重威脅著學生的校園人身安全,而且也給被欺凌學生的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據專家介紹,那些童年時期曾被欺凌過的孩子,長大后會遇到更大的心理困擾,存在抑郁、焦慮、認知障礙甚至自殺風險。可見,校園欺凌帶來的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

盡管我國目前已出臺多部法律法規,加強對校園欺凌行為的規制和懲罰,但由于存有認定難、發現難、舉證難等諸多原因,很多時候,校園欺凌很難界定,因而也很難得到遏制。加之,一些欺凌者大多是未成年人,他們總以為“法律拿我們沒辦法”,這更是加劇了欺凌者的猖獗行為。

此次,四川省德陽市教育局出臺新規,明確“校園欺凌”與中考掛鉤,這無疑是遏制校園欺凌行為的一個好辦法。

一方面,“校園欺凌”與中考掛鉤,這就意味著一旦有學生存有校園欺凌行為,就難以就讀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將無緣于重點高中。這對于那些成績好、想就讀重點高中的學生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

另一方面,“校園欺凌”與中考掛鉤,就能倒逼更多存有校園欺凌行為的學生,在實施校園欺凌時能夠敬畏錄取新規,及時管住沖動的魔鬼,不再對其他同學實施校園欺凌,從而把校園欺凌行為遏制在沖動中。

當然,打擊“校園欺凌”行為,不能僅僅只依賴于與中考掛鉤,還需多方站出來。

比如,法律要站出來。執法部門應加大法治宣傳和教育力度,不妨通過現身說法、典型案例等方式,讓每一位學生知曉校園欺凌的嚴重性,以及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再如,家長要站出來。家長要切實關注孩子的新變化,如果發現異常,就要及時問清原因,切忌不聞不問,任憑孩子深陷校園欺凌當中。同時,孩子一旦遭遇校園欺凌,家長應及時與校方和警方取得聯系,通過校方和警方及時化解矛盾和糾紛,避免欺凌事件的再次升級。

最后,被欺凌者也要站出來。校園欺凌事件之所以屢治不絕,這與一些被欺凌者的忍氣吞聲是分不開的。如果被欺凌者能夠勇敢地站出來,向老師和家長尋求幫助,或通過110報警向警方尋求法律保護,那么,欺凌者就會有所收斂,校園欺凌事件就會大為減少。

如此多措并舉,多管齊下,才能真正有效遏制“校園欺凌”行為,給學生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