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由陜西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聯合榆林市多部門舉辦的“秦環保?科普直通車”志愿服務進校園暨陜西省第三十三屆“科技之春”科技節活動在神木市第九中學舉辦。

活動結合學雷鋒活動月,以“科技創新點亮美麗中國”為主題,通過“科普教育+藝術實踐+科技體驗”的多元模式,構建了“展、演、學、創”四位一體的科普場景,為師生打造了一場集科學性、趣味性、實踐性于一體的沉浸式生態科普盛宴。

此次活動由陜西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榆林市生態環境局、榆林市科協、榆林市環境宣傳教育信息中心聯合舉辦,神木市生態環境分局、神木市教體局、神木市科技館、陜西旅游出版社協辦,神木市第九中學承辦,1700多名師生參加了活動。

開幕式上,陜西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榆林市生態環境局、陜西旅游出版社向學校捐贈了《朱鹮重生記》《生水》《中小學生環保讀本》等生態文化、文明禮儀、文化遺產方面書籍,共同拓展校園生態文化閱讀空間。

本次科技節創新采用“1+N”模式,即1個主會場聯動N個互動體驗展區和科普課堂,實現全校學生全覆蓋參與。活動不僅展示了機器狗等前沿科技,更通過版畫繪畫藝術形式,讓生態文明理念浸潤青少年心靈。

科學實驗表演啟動熱身,學生們翹首關注,群情激昂,紛紛舉手參加體驗互動。結合《朱鹮重生記》科普繪本首發儀式,陜西省科學家精神宣講團成員石新立作了《美麗中國的生態名片——朱鹮》主題科普講座,開展讀書分享活動,引發學生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思考和興趣。六年級學生劉丞熙在分享時談到:“朱鹮的發現與保護不僅是朱鹮重生的故事,也是一個生命的科學拯救過程,更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次講座讓我懂得只有大家一起努力保護好環境才能實現人鹮和諧共生的美麗景象,我今后也要為保護生物多樣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p>

活動現場設置的“生態書香?伴童悅讀”科普圖書展區,集中展示了近年來面向青少年開發的優質生態環境科普讀物,通過沉浸式閱讀體驗,讓生態文明的種子在學生閱讀的書香中生根發芽。

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的蝕刻版畫工作室創辦人商昌榮、主理人徐凌雪老師為學校學生和美術老師開展以朱鹮保護題材的版畫創作課程,將藝術教育與環保理念深度融合,廢舊材料在孩子們手中變身生態藝術品。

科普展板展覽區,榆林市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隊4名志愿者為師生引導講解生態環境法規、垃圾分類、生物多樣性保護、核與輻射等科普內容,并設置了環保知識有獎競答互動,學生們熱情參與??萍即笈褴噹淼穆暪怆姶呕诱蛊?,讓抽象科學原理變得觸手可及,學生們盡情探索體驗;機器狗表演、球幕電影等科技互動項目吸引學生排隊圍觀,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開幕式文藝表演創意別致,青春活力滿滿,特別是神木市第九中學學生航模飛行表演驚艷亮相,現場學生歡呼雀躍連連贊嘆。九年級二班的馮紫涵激動地說:“這次活動讓我收獲頗豐,我也要在學習中敢于創新敢于挑戰,不斷突破自我?!?/p>

在環保手工制作區,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預備材料制作空氣凈化器,培育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本次活動聚焦科普助力“雙減”,以“大科普”理念匯聚整合各有關部門優質科普資源和生態環保資源,教育引導廣大中小學生樹牢生態文明理念,有效推動了青少年科技教育由“育人”到“塑人”、由“知識補課”向“價值引領”轉型。學??萍冀處煴硎荆骸斑@種場景式科普打破了課堂邊界,讓孩子們在寓教于樂、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科學知識?!鄙衲臼械诰胖袑W校長蘇俊平在總結中說到:“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把環保知識融入到各學科教學中,不斷提升師生環保意識,讓‘秦環?!姆N子在校園里萌發新芽,讓‘科普直通車’的引擎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陜西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劉銀善表示,通過打造“秦環保?科普直通車”品牌,將前沿科技成果轉化為生動教學資源,培育新時代生態文明小公民。今后將持續推動生態環境科普品牌“秦環保?科普直通車”系列環境科普宣傳活動進校園,通過構建“政府主導+學校主陣地+社會參與”的科普教育網絡,為陜西生態文明建設培育更多新生力量。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