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人才局、市財政局聯合發布《首都高校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作用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明確10條具體工作措施,推動首都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在基礎研究領域發揮主力軍作用,進一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在學科建設方面,《措施》指出將完善“雙一流”建設支持方式,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參與教育部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突破計劃,加強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醫學、智能科學等基礎學科建設,不斷縮小與全球頂尖學科的差距,并努力實現超越。

同時,積極打破學科院系與校際壁壘,培育前沿交叉學科,帶動跨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奠定未來產業基礎。將加強學位授權工作統籌,提升基礎學科、前沿學科及交叉學科在新增學位授權中的數量和比例,利用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機制,系統規劃增設一批基礎前沿交叉學科學位點。

人才培養與引進舉措同樣備受重視。《措施》指出,要為戰略科技人才特別是海外引進的戰略科學家提供建功立業平臺,支持其圍繞國際科技前沿,組建一流科研團隊,加強“從0到1”的基礎研究探索,努力實現重大原始創新突破與人才培養。

在人才培育上,深入實施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項目,重點支持40歲以下具有家國情懷、戰略科學家潛質、未來可能產出顛覆性創新成果的高校卓越青年人才,開展前瞻性、引領性科學研究。同時,加快遴選支持基礎研究領域青年人才,長期穩定支持一批35歲以下(特別優秀或我市急需領域可放寬至40周歲)具有創新潛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聚焦多領域開展基礎研究與關鍵技術攻關。

科研平臺建設也有新規劃。《措施》明確,將積極推動高校申報全國重點實驗室、基礎科學中心和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支持國家重點實驗室集群建設。優化北京實驗室功能定位,成熟一個推進建設一個。鼓勵高校申建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此外,還將統籌建設北京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中心。

在基礎研究資源配置上,《措施》鼓勵中央高校將基本科研業務費更多用于青年教師開展基礎前沿交叉研究,試點推動市屬高校設立基本科研業務費,支持市屬高校結合自身特點自主實施科研項目,激發和保護青年教師從事基礎研究的潛能和興趣。同時,鼓勵青年教師申報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科技新星”計劃。

在創新人才選拔培育模式上,加快推進北京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支持高校面向基礎學科設立拔尖人才培養實驗班,選拔和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潛質的優秀青少年。聯合新型研發機構,實施市屬高校與部屬高校“新雙培計劃”,重點支持數理學科與人工智能等專業人才培養。實施大學生科技夏令營行動,提升大學生科學素養,激發從事基礎研究的興趣。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