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大思政課”教研共同體(初中段)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發布時間:2024-09-30 17:07:44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9月27日至28日,由寶雞市教育局主辦,寶雞教育學院、寶雞高新第一初級中學共同承辦的2024年寶雞市“大思政課”教研共同體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初中段)在寶雞高新第一初級中學和寶雞教育學院順利開展。寶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亞梅出席活動并講話,寶雞市高新第一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韓少功致歡迎辭,寶雞教育學院院長李春杰主持活動并做總結講話。“國培計劃(2024)”陜西省農村市縣級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骨干教師能力提升培訓和2024年陜西省中小學思政教育教師培訓的全體學員、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室全體成員、寶雞市“大思政課”教研共同體成員、聯盟基地校代表等近200名教師全程參與此次觀摩研討活動。
寶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亞梅高度肯定本次活動的重大意義。她指出,寶雞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盟打破了全市思政課建設的學段、校際、地域、資源壁壘,實現了學段貫通、師資融通、資源聯通、渠道暢通。她希望全體參訓人員:一要增強上好“大思政課”的責任感,深刻認識思政課鮮明的政治屬性和政治引導功能以及初中階段教育的特殊性,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孩子的未來發展打底奠基;二要增強上好“大思政課”的緊迫感,在全球化浪潮、信息時代及復雜的教育內外部發展環境下,緊跟時代步伐,立足新時代偉大實踐,站穩思政課堂,切實上好“大思政課”;三要錘煉上好“大思政課”的真能力,胸懷“國之大者”、堅持問題導向并注重教育理論研究,把握學生身心特點及認知規律,探索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巧妙結合,把思政課上鮮活,使其深入孩子心靈;四要用足上好“大思政課”的活資源,突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依托實踐教學基地,靈活運用社會資源,打造“思政小課堂+社會大課堂”雙向互動、協同育人的教學模式。
本次活動以“深入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探究大思政課教學實踐”為主題,通過課例展示、名師點評及專家講座三大模塊,向全體參會人員提供直觀性、引領性思政文化大餐。
9月27日上午,全體參會者先后觀摩了來自寶雞市第一中學郭楠、寶雞高新第一初級中學白曉龍、寶雞三迪中學高倩三位教師精彩課例展示。三位教師以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5課第2框《預防犯罪》進行同課異構教學,他們緊緊圍繞新課標育人目標、堅持“大思政”育人理念、立足學生學情、以議題式教學活動串聯課堂,從貼近學生的校園生活場景切入創設議學情境,引出總議題,并讓孩子通過自主閱讀、小組探究、模擬演繹、同伴交流等學習形式,逐步完成子議題,在體驗中感悟,在思索中明晰,在小結中升華,層層遞進,最終達成課堂目標,落實課程核心素養。
9月27日下午,郭楠、白曉龍、高倩三位教師從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及教后反思三個層面進行了說課。陜西省特級教師、陜西省教學名師閆生厚對三節課作了精彩點評。他充分肯定了三位教師的思政學科基本功非常扎實,能夠充分把握教材、掌握學情,精準把握學習目標,依據初中孩子身心發展規律設計活動,做到以學定教,靈活選用課程資源,貼近學生生活實踐,層層遞進設計教學環節,達標教學目標,落實新課標對培養孩子核心素養的要求。同時,他也指出三位老師各自教學特點、教學優勢及改進點,點評精準而深刻,為全體參會教師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9月27日下午和9月28日上午,陜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段偉和陜西省教學名師閆生厚分別作了專題報告。段偉老師在《思政課教學研究的認知與規范》專題講授中,從思政課常見的課堂狀況引入,重點從“理解概念:教學與教學研究;掌握步驟:指向教學的教學研究;遵循原則:以教學研究提升教學技能”三方面進行層遞式講解。段偉老師的報告主題鮮明,條理清晰,既高屋建瓴,又貼近實際,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際指導意義,體現了認識論與方法論相統一的鮮明特色。
閆生厚老師緊緊圍繞教師們普遍感到困難的法治教學模塊,作了題為《法治教育教學策略》專題講座,他從增強法治教育的背景和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意義引入,全面梳理法治教育的內容與目標,系統分析法治教育教材邏輯,客觀總結法治教育教學現狀,針對性提出法治教育教學策略。閆生厚老師的報告具有較強引領性、啟發性與指導價值,對于更好地做好法治教育教學提供了智慧支撐。
寶雞教育學院院長李春杰作了總結講話。他指出,此次活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為我們的思政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他從四個方面高度評價本次活動:一是骨干同課異構,示范性強;二是專家高端引領,學術味濃;三是學員專注學習,參與度高;四是國省市培聯動,影響力大。他希望,大家以此次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為契機,不斷探索創新,努力提高思政教育質量,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貢獻。
接下來,寶雞教育學院將通過擴大聯盟校規模、充實教研共同體隊伍、創新活動形式、開放與異地合作交流等途徑,促進大思政課建設點上開花,面上結果,向上升華高度和影響力,向基層延伸,更加務實接地氣。同時,將強化大思政研究,優化“大思政課”活動課程內容,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實踐教學體系,關注活動成果運用,積極傳播“大思政課”教育理念,努力擴大“大思政課”活動影響力,打好思政“基礎色”,打造育人“共同體”,合力建設“大思政課”寶雞樣板,推動“大思政課”建設寶雞實踐走向深入,努力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寶雞好教育”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