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曲江新區探索“一體四通三課一特色”中小學思政課模式
發布時間:2024-09-18 08:00:34 來源:陜西省教育廳網站
近年來,西安曲江新區不斷實踐并完善,形成了以三個學段為依托、三個課堂為載體的“一體四通三課一特色”中小學思政課模式。
中國男排教練和隊員代表與曲江一中學生開展排球交流活動
強化“一體”指導。一是強化黨建統領。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專題研討,出臺領導干部聽思政課制度,引導教師自覺將思政教育融入教學。二是優化課程設計。將思政教育貫穿于各學科全學段全過程,構建一系列具有學科特色的“課程思政”。聯合經開區開展網絡思政示范課程、示范課堂,打造思政“金課”。三是深化評價機制。健全評價維度,實現評價內容全面化;改變學校以往班主任及科任教師評價的單一模式,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采取網絡系統綜合評價方式,充分發揮評價的診斷、激勵和改善功能,實現評價方式多樣化。
打造“四通”機制。一是學段貫通。開展大中小學教師同上思政課活動,邀請陜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與新區高中、初中、小學教師同上愛國主題思政課,共畫育人同心圓。二是學科融通。組織各學校開展跨學科教師同上一節課活動,通過學科融合,不斷深化橫向同行協力、縱向同向進階、多維銜接互動的思政課體系。三是課程匯通。開展教師學生家長讀一本好書、三大球運動、大小合唱藝術展演“三項活動”。深化體教融合,邀請杭州亞運會斬獲銀牌的國家男子排球隊,走進曲江第一中學開展交流活動。四是活動聯通。組織各學校開展包括班會、主題報告、“開學第一課”等豐富多彩的宣講活動。曲江第三中學聯同西安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道德與法治》集體備課會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討會”活動。曲江第八小學邀請陜西師范大學共同開展“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題教研活動。曲江第十三小學以“扎染”為抓手,詮釋育人工作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與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曲江新區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
探索“三課”模式。一是上好議題課。緊扣思政課教學新樣態,以“議題式”教學,優化第一課堂教學質量。利用問題導向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特定議題,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和批判思維,提升教師教學教研能力。二是開好社團課。充分利用第二課堂,設計符合教師專業發展、學生需求和興趣的課程,包括兒童哲學、案例分析等,激發思政教師內生動力。曲江新區教師連續兩屆受邀參加教育部舉辦的全國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典型經驗交流活動。三是用好實踐課。創建品牌第三課堂,依托曲江豐富文化資源,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走進3D打印基地、尋跡秦帝陵、守護熊貓谷等,常態化開展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技文化教育基地,紅色主題教育實踐和社區公益活動等思政課。
曲江第十四小學舉辦首屆科技節
研發“特色”課程。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教學目標,依托曲江文化區位優勢,形成了具有曲江特色的5類思政課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學習國家基本政治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是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學習道德規范、法律法規等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三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習心理學知識、情緒管理技巧等內容,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素質。四是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學習創新思維方法、創業知識等內容,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意識,激發創造力和創業潛力。五是社會實踐教育課程。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社會問題和挑戰,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