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高新中學:推進“245”課堂教學改革 構建教育新生態
發布時間:2025-03-27 10:57:39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為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深度改革,提升素質教育質量,3月以來,安康市高新中學以“卓越245”課堂教學為抓手,聚焦“四化五環”課堂模式,通過全員培訓、示范引領、精準落實、督查指導四大行動,著力打造高效、活力、本真的生態課堂。
“卓越245”課堂模式是以“問題是心臟,主動是靈魂,思維是脈絡,訓練是血肉”為課堂理念,將知識要素“問題化,學案化,練習化,測評化”(四化),構建“目標與問題、自學與釋疑、練習與探究、展示與反饋,測評與小結”(五環)五個課堂環節,一堂課“教師導學不超過20分鐘,學生活動不少于20分鐘”,形成“2+2”的時間分配模式。
學校組織全學科老師參與的四化五環課堂改革方法經驗推廣專項培訓,培訓會上,高新中學教學總監陳洪相詳細介紹“四化五環”課堂改革方法的核心要點、實施經驗及取得的成果。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豐富的課堂案例,老師們不僅深刻理解了該模式的核心原理,還顯著提高了對課堂教學改革重要性的認識,為后續的教學實踐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培訓會后,各學科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作為“245”課堂模式的先行者,在本年級開展示范課教學活動。示范課上,授課教師充分踐行“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思維為主攻,問題為主線”的原則,合理把控“教師導學不超過20分鐘,學生活動不少于20分鐘”的時間分配,巧妙設計課堂環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課后,學校教科室負責人對示范課的優點進行總結推廣,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各年級、各學科組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要求教師在備課環節深入研究教材與學情,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嚴格按照四個課堂要素與五個教學環節開展教學活動,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精神;課后,教師要認真進行教學反思,針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為及時發現和解決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校還成立了督查指導小組。小組成員定期深入課堂,聽取教師的匯報課,依據“245”課堂模式的標準對教學過程進行全面、細致的評估,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并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同時,學校教科室、教務處對教師的教學計劃執行情況、學生的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定期評估,對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見并跟蹤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