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牢使命求突破 創新載體抓落實
——寫在安康市恒口示范區教體系統“比·展·練”活動啟動之際
發布時間:2025-03-26 21:13:31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實施《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加快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關鍵時期,安康市恒口示范區教體系統以“校長論壇大比武·教師風采大展示·思政課堂大練兵”活動為牽引,開啟了一場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優化教育資源供給的系統性實踐,吹響了振興恒口教育的沖鋒號。這既是積極回應轄區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促進教育公平、著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具體行動,也是立足恒口實際、遵循教育規律、破解發展困局的務實舉措。
破題之舉:以“三大載體”破解教育發展困局
恒口自古崇文重教,卻因歷史欠賬與現實瓶頸,教育事業長期低位徘徊,面臨“生源流失、師資薄弱、品牌缺失”的結構性困境。如何突圍?恒口教體局深刻認識到,唯有以系統性思維重構教育生態,以創新性舉措激活內生動力。
——校長論壇大比武:鍛造教育管理的“領航鐵軍”。校長是學校發展的“靈魂”,其格局視野、管理能力直接決定辦學水平。針對部分校園長存在“守成有余、創新不足”的問題,恒口以“校長論壇大比武”為切入點,搭建校長隊伍能力提升的“賽馬場”。活動聚焦“綜合管理、隊伍建設、五育并舉、質量提升、校園文化、應急能力”等核心議題,通過主題發言、交流研討、情景模擬、現場觀摩、頭腦風暴等實戰化練兵,分享成功經驗,剖析問題不足,在思維碰撞中激發辦學治校的新思路。通過邀請域內外名校長來恒開展專題講座等方式,引領校長從“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加速培養一批懂教育、善管理、敢擔當的“專家型”校長,為恒口教育長遠發展儲備領軍人才。
——教師風采大展示:激活教書育人的“一池春水”。教師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面對城鄉師資不均、學科短板突出、引領帶動不夠的現狀,恒口以“教師風采大展示”為突破口,積極搭建“名師引領、全員參與、以賽促研”的教師專業成長平臺,通過公開課、示范課、教學競賽、學科研討、教學成果展示、班級管理案例分享等形式,讓優秀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引導教師深耕教研、錘煉本領。通過邀請域內外名師和教學能手來恒傳經送寶、轄區“三級三類”骨干教師示范帶動,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良好局面,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在專業成長的賽道上找到坐標,為恒口教育注入持久活力。
——思政課堂大練兵:筑牢意識形態的“紅色陣地”。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恒口示范區教體局扛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大使命,以“思政課堂大練兵”為抓手,堅持實踐與理論結合、課堂與生活融合,充分發揮教體系統領導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帶頭作用,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針對農村學校思政教育資源匱乏、形式單一的短板,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將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鄉土資源融入課堂,把思政教育貫穿各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識、社會實踐教育,著力打造有溫度、有深度的思政課。
破局之策:以“三大工程”構建教育振興體系
恒口示范區教體局提出的“12331”發展思路,為“比·展·練”活動提供了清晰的實踐路徑。這一頂層設計,既是對標推動教體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動作為,也是破解恒口教育困局的系統性方案。
——實施“三名工程”,形成示范效應。“名師、名校、名校長”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領頭雁”。恒口通過“比·展·練”活動,將評選“名師”與教師風采展示結合,將培育“名校”與校長論壇比武聯動,將鍛造“名校長”與后備人才培養同步推進。例如,河東九年制學校通過承辦首期校長論壇,不僅展示了校園文化建設成果,也為全區校長搭建了互動交流、互助提升、取長補短的平臺。在頭腦風暴中,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一些經過長期實踐凝練總結出來的真知灼見讓現場掌聲不斷,也為全區學校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這種以點帶面的示范效應,正推動恒口教育從“局部突破”向“整體躍升”轉變。
——推進“領航工程”,筑牢發展根基。 恒口提出“學前和小學教育抓養成、初中教育求突破、高中教育創特色”的差異化發展路徑。小學教育通過“教共體”改革,充分發揮恒口小學(教共體核心校)的辦學底蘊和師資優勢,全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實現了核心校與成員校互助共進的良好效果。初中教育以河東九年制、大同初中、梅子鋪九年制等學校為核心校,縱深推進“教共體”改革,依托“比·展·練”活動,推動城鄉師資流動、教研協作。高中教育則借力新高考改革契機,鼓勵恒口高級中學探索體藝特色發展道路。通過分層分類施策,恒口正逐步構建“優質均衡、特色鮮明”的教育體系,打破“千校一面”的同質化困境。
——提升“三大建設”,全面擴優提質。一是推進緊密型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以推動“管理共進、師資共用、資源共享、文化共融、考核共評”為重點,加快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之間的教育差距,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奠定堅實基礎。二是開展校風師風學風建設,以黨建引領師德師風專項整治,倡導全體教職員工靜心學習、靜心思考、靜心工作、靜心育人,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氛圍;三是提升精品校園建設,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整合資源打造“美麗校園”“平安校園”,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推動學校標準化建設,提升中小學擴優提質水平,著力營造“以文化人”的良好育人環境。這些舉措與“比·展·練”活動環環相扣,形成“硬件提質、軟件升級、文化浸潤”的立體化發展框架。
破冰之力:以“三大保障”確保活動見行見效
“比·展·練”活動能否真正落地生根,考驗著恒口教體系統的執行力與戰斗力。為此,教體局黨委從黨建引領、落實責任、改進作風三方面筑牢保障網。
——強化黨建引領,凝聚工作合力。黨建工作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靈魂和基石。恒口示范區教體局黨委以“三強載體”為抓手,即黨建強校、支部強基、黨員強崗,將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通過開展 “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課” 等活動,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全體教師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將“比?展?練”活動納入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內容,推動基層黨組織成為教育改革的堅強戰斗堡壘,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強大的組織保障。
——壓實責任鏈條,激發內生動力。建立“局黨委統籌、股室主抓、學校承辦”的三級責任體系,將活動成效納入校長職級制考核、教師年度評優指標,倒逼責任落實。例如,教體局綜合股牽頭制定活動方案,基教股、人事股協同推進,各承辦學校精心策劃實施,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探索出臺《“比·展·練”活動成果轉化考核辦法》,對表現突出的校長、教師給予職稱晉升、評優評先傾斜。同時,將活動成果匯編成冊、全區推廣,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例如,首期校長論壇的優秀案例,各校正在結合校情實際進行進一步整理完善,屆時將成為全區中小學校長案頭的“管理寶典”。
——嚴明紀律作風,涵養清風正氣。以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將學習教育與持續鞏固“雙減”成果、深化教育評價和督導改革、持續糾治“校園餐”突出問題相結合,進一步精簡督檢考評事項,以優良黨風正校風、強教風、優學風,堅決杜絕形式主義,確保每一場活動都成為錘煉作風、展示形象的窗口。
展望未來:以“擔當作為”書寫教育奮進篇章
2025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的關鍵之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謀劃之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教體領域改革、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設幸福安康的攻堅之年,也是恒口示范區大力實施“生態立區、工業強區、文化興區”“三大戰略”,加快推進經濟現代化、社會現代化、生態現代化、文化現代化、人文現代化、政治現代化“六化”進程的奮進之年。站在新起點上,恒口教育人將繼續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以“比”的拼勁、“展” 的干勁、“練”的韌勁,奮力譜寫教育強國建設的恒口篇章,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