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市深入貫徹落實中省關于進一步減輕中小學非教育教學負擔的決策部署,聚焦社會事務進校園數量過多、頻次過高、重留痕輕實效等突出問題,多措并舉把好四個關口,全面推動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積極營造良好育人環境,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是把好“政策關”。堅持集體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模式,通過會議傳達、集體研討、專題學習等多樣化途徑,組織全系統干部教師深入學習相關政策文件精神。同時,利用韓城教育微信公眾號、政府門戶網站等政務新媒體矩陣,廣泛開展政策解讀工作,擴大政策宣傳“覆蓋面”,提高政策“知曉率”。

二是把好“入口關”。依據要求,秉持“歸口管理,嚴控總量”的原則,廣泛征集全市各部門、各單位社會事務進校園事項意見建議,嚴格按照中小學校社會事務“進校園”事項準入標準,對各部門、各單位上報的各類社會事務進校園事項進行全面梳理和審核篩選。在此基礎上,制定發布韓城市中小學校社會事務“進校園”事項白名單,從源頭上減少社會事務進校園的頻次和數量。

三是把好“程序關”。印發通知,嚴格落實審批報備制度,明確社會事務進校園的審批流程和責任主體。加強對審批報備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規開展社會事務進校園事項的學校及時進行通報和糾治,確保審批報備制度執行到位、落實有效,有效化解社會事務進校園過于隨意和流于形式等問題,推進社會事務進校園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四是把好“質量關”。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扣教育改革政策落實和教育教學提質增效要求,嚴格審核社會事務進校園事項。在白名單管理過程中,注重將社會事務進校園事項與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統籌安排、有機結合,推動進校園活動從單純的“數量疊加”向“質量躍升”轉變,從“任務完成”向“價值拓展”轉型。通過增強活動的思想引領力、文化浸潤力和實踐塑造力,切實提高活動育人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下一步,韓城市將持續優化管理機制,不斷完善相關制度,推進社會事務進校園工作更加科學、規范、有序,進一步實現“減形式主義之負,增立德樹人之效”,奮力譜寫韓城教體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