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春季開學以來眉縣教研中心以系統思維推進全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過“精準調研、規范建檔、標準引領、內外協同、人才強基、專業賦能”六大維度綜合施策,構建起覆蓋全縣、貫通學段、多方聯動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筑牢心理防線。

全域摸底繪“心”圖,數據筑基明方向

縣教研中心精心設計《心理健康教育情況調研表》三件套,對全縣所有中小幼學校展開拉網式排查。目前全縣共有心理輔導室62間、心理健康類設施106套、心理健康類書籍6000余冊、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85名。通過采集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配置、師資力量、各類特殊學生群體等核心數據,首次繪制出全縣心理健康教育“熱力地圖”,精準識別薄弱環節,為制定分層分類干預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20250326142611417-69-ca8c1.png_scale.png

一生一策建“心”檔,動態跟蹤護成長

創新實施“學校心理健康一生一策”檔案管理機制,建立從篩查評估到跟蹤幫扶的全鏈條管理體系。檔案涵蓋家庭情況、成長經歷、心理普測等內容,通過動態追蹤學生各學段心理健康狀態,實現跨學段無縫銜接,持續更新學生成長軌跡,同時確保檔案保密,限授權查閱,結合科學工具與觀察,促進家校協同,護航學生心理健康長效發展,為全縣特殊學生建立個性化成長檔案,實現心理問題早發現、早干預。

標準引領強“心”室,硬件升級優環境

發布全市首個縣域《眉縣學校心理輔導室(中心)建設標準(試行)》,從功能分區到器材配置提出24項具體指標。目前部分學校已全部啟動輔導室升級改造,第三小學、眉縣中學、槐芽中學等新增沙盤治療區、情緒宣泄等專業設備,未來擬搭建心理專業功能部室10余個。

40bd27a1e03f6f409c4e9c41a731b7e

內外聯動聚“心”力,專家賦能提質效

構建“高校+醫院+公益組織”協同機制,與寶雞教育學院、北京新華公益等機構建立深度合作。多個學校和醫療機構建立“心理健康醫校共建基地”,加強聯動,形成醫校共育的良好生態,同時特邀眉縣婦幼保健院精神科醫生鄧婷、眉縣靈爾心理工作室張社林等心理專家駐校指導,開展案例督導、專題講座數場,破解家校溝通障礙、學業壓力傳導等共性難題。此外,縣教研中心積極邀請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新華社陜西分社等眾多專家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指導和建議。新華網與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捐贈的價值50萬元心理測評系統已投入使用,通過開展科學、專業的心理健康測評服務,全面了解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a1f12542004320bebd217145287f6d6

人才矩陣鑄“心”盾,專業護航顯擔當

跨領域擴充眉縣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指導委會,吸納醫療系統精神科醫師、心理咨詢師等專業人才,現擁有專業委員25名。建立“醫教結合”服務模式,開學以來,開展校園心理危機聯合演練6次,在3所縣級醫院開通學生心理門診,暢通學生心理診療綠色通道,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20250326142647296-34-b9f68.png

培研一體增“心”能,教師成長促發展

舉辦全縣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會,組織全縣80余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及管理人員開展《心育賦能新時代:構建縣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生態體系》等專題培訓。建立“青藍結對”培養機制,通過校校、醫校、社校等結對模式,僅開學一月來,開展各類心理健康主題活動10余次。

c3dd875dc398c51954c61c9371a6841

下一步,眉縣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將以榮獲“寶雞市心理衛生工作先進單位”為契機,進一步錨定“全市示范、全省標桿”目標,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生態體系建設。一是強化全域協同,推動醫校社資源深度融合,拓展與國內知名高校、專業機構的合作維度;二是深化數字賦能,依托智能化心理服務平臺實現動態監測全覆蓋;三是聚焦師資培育,打造“研訓賽評”一體化成長體系,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專業水平。通過構建“立體化預防、精準化干預、長效化發展”的新格局,推動縣域心理健康教育從“護航成長”向“賦能未來”跨越,讓每一顆心靈在高質量發展的春風中蓬勃綻放。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