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至23日,陜西省游泳跳水館內碧波蕩漾,激情飛揚,“中國體育彩票杯”2025年陜西省第九屆體育俱樂部游泳聯賽第一站比賽精彩舉行。本次比賽共吸引了來自全省各地的113支代表隊、1400多名游泳健兒報名參賽,參賽人數創下省體育俱樂部游泳聯賽的歷屆新高。

陜西省第九屆體育俱樂部游泳聯賽的參賽人數創歷屆之最。

全民健身熱潮下、游泳愛好者越來越多

本次賽事共分為成人組和青少年組兩個大組別,共設114個小項,全面覆蓋了各年齡段游泳愛好者的需求。

據賽事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陜西省體育俱樂部游泳聯賽自2017年創立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八屆,共計參賽人數已近4萬人。今年參賽人數的再創新高,得益于全民健身風潮的持續推動。對于聯賽這些年的發展,相關負責人回憶道:“記得剛開始辦聯賽時,報名參賽的也就200多人。不少第一次參賽的小朋友經驗不足又緊張,我們的救生員常常要跳進泳池幫他們上岸,以免發生溺水事件。如今,不但我們聯賽的參賽人數早已超越了千人規模,選手們的整體水平也越來越高了,救生員已經很少入水救助嘍。”

賽事“含金量”提升,儀式感滿滿

除了參賽人數的增加,聯賽的“含金量”也得以提升。從去年開始,作為陜西省游泳運動等級評定賽事,聯賽已成為評定陜西省游泳項目社會體育俱樂部星級、俱樂部教練員職業水平的重要依據。本屆聯賽開幕式上,省游泳協會為張瑞倪等五名運動員頒發了“榮耀之星”獎項,為毛康儒等五名運動員頒發了“達級之星”獎項,并向李昊羽等四名運動員授予了“陜西省游泳業余運動等級1-5級組合勛章”。獲得“榮耀之星”稱號的張瑞倪告訴記者:“能夠獲得這樣的榮譽,我感到非常開心和自豪。這不僅是對我過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對我未來繼續努力的激勵。”

精美的吉祥物和獎牌提升了賽事的檔次和選手們的參賽體驗。

對于賽事吸引力不斷提升的原因,陜西省游泳協會負責人有著自己的解讀:“除了熱愛游泳運動的各年齡段健身愛好者人數逐年提升、我們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游泳聯賽成為等級評定賽事之外,主辦方還通過開幕式、各種頒獎儀式和獎牌、吉祥物、獲獎證書的精美設計,為比賽營造出別具魅力的儀式感,讓更多參賽者通過比賽獲得榮譽和自信。”說著,他拿起為今年聯賽特別設計的獎牌和吉祥物介紹道:“這次的獎牌有一面是可以像齒輪一樣自由轉動的,獨具匠心,獲獎選手都很喜歡。吉祥物我們選擇了卡通蛇的造型,因為今年是農歷蛇年嘛。”

據了解,賽事組委會還在今年聯賽首站比賽的賽場外,設立了體育展示消費區,從而形成了“場內競技、場外消費”的互動格局,促進了城市區域經濟的發展。

省隊實戰演練、助力全運備戰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全力備戰第十五屆全運會,陜西省游泳隊也通過本站比賽進行了測驗。省游泳三線隊教練員表示:“這次聯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實戰演練機會,讓沒有去參賽全國比賽的運動員們能夠在家門口舉辦的比賽中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提升競技水平。同時,這也為觀眾們帶來了更加精彩的比賽體驗,進一步提升了聯賽的觀賞性和影響力。”

比賽中,省游泳隊的運動員們展現出了高超的技藝和頑強的拼搏精神。他們的出色表現不僅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也為其他參賽選手樹立了榜樣。

后備人才不斷涌現、陜西游泳未來可期

據了解,陜西省體育俱樂部游泳聯賽如今不僅是對陜西省游泳后備人才的全面檢閱,也是發掘和培養優秀游泳人才的寶貴平臺。賽場上,許多年輕選手脫穎而出,展現出了不俗的實力和潛力,他們中的佼佼者將有機會通過選拔進入省隊接受培養,為陜西省游泳運動的未來發展貢獻力量。

14歲的參賽選手欒奕達不僅收獲了獎牌和榮譽,還收獲了成長和信心。

來自曲江虎鯨游泳俱樂部的年輕選手欒奕達,這次在聯賽男子C組自由泳和仰泳比賽中斬獲了兩枚獎牌,走下領獎臺的他開心地表示:“我非常珍惜這次比賽的機會,能夠在這里與這么多優秀的選手同場競技,非常榮幸。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省體育俱樂部游泳聯賽,參賽體驗超出預期,大屏幕上的運動員介紹、電子計時和檢錄人臉識別系統感覺都是奧運會規格的,讓我們參賽時格外興奮!后面的比賽我肯定還會參加,今后也會繼續努力訓練,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和成績!”

2025年陜西省第九屆體育俱樂部游泳聯賽第一站比賽成功舉辦,陜西省游泳運動的熱潮卻在持續升溫。來自泳創飛魚俱樂部的參賽小選手的家長表示:“我們全家人都利用周末假期來游泳館看比賽、為孩子加油助威了,第二站比賽,我們還會一起出動,也相信孩子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據了解,今年聯賽的第二站比賽有可能走出西安,通過走進地市、走進校園的形式,利用辦賽推動游泳項目的發展,并為裁判員培訓、體教融合做出更大的貢獻。擔任首站比賽仲裁和網絡直播解說工作的陜西游泳名宿、資深游泳裁判員肖紅告訴記者:“省俱樂部聯賽之前也在蒲城、寶雞、梁家灘國際學校等符合辦賽標準的游泳館里辦過分站賽,效果很不錯,這種‘走出去辦賽’的模式,對游泳項目的普及和推廣絕對大有裨益,也一定會為咱們陜西游泳后備人才的不斷涌現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