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行,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發生轉變,教學方向也從傳授知識、技能,逐步轉為激發個人潛能、提升數學素養。益智游戲是一種傳統的數學活動,具有互動性、趣味性、思辨性等特點,在小學數學教材中也有涉及,將其應用于日常教學活動中,不僅能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還能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學習路徑,實現因材施教和寓教于樂。

一、依托生活化益智游戲,為學生搭建鞏固知識的橋梁

課后,教師通常會讓學生通過練習來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讓學生經歷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然而,在練習過程中,部分學生缺乏自覺性,遇到困難就止步不前,導致其難以快速、高效地解題,更無法做到溫故而知新。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其學習自主性,教師應在課后鞏固環節引入益智游戲,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索,一步步攻克課堂知識的重點和疑惑點,積極主動地完成復習任務。教師可以將習題與小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相聯系,設計與數學習題相關的益智游戲方案。

二、借助差異化游戲,為學生創造個性化的學習路徑

與常規的益智游戲相比,差異化益智游戲最大的優勢在于認可和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數學學習節奏和能力。差異化益智游戲具有難度和認知技能不同的游戲環節,所有的學生都能以挑戰者或玩家的身份參與,不僅能讓每位學生從中感受到科學探究和知識遷移的樂趣,還能為學生創造個性化的學習路徑。

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一課時,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數學島尋寶”的分層益智游戲,通過差異化的游戲環節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節奏,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和解題水平。“數學島尋寶”不僅是一個尋寶游戲,還是一個探險游戲,“玩家”在“數學島”上通過解答加法謎題、減法謎題、加減法混合謎題等方式來收集寶藏,最終解鎖新區域,獲得“答題小能手”的勛章。游戲分為若干個難度級別,每個難度級別都指向某一項特定的數學能力和認知技能。

在游戲開始前,每一個“玩家”都要參與一個預先設置好的初始測試評估活動,系統會根據“玩家”的表現來為他們分配相應難度級別的任務,然后“玩家”需要選定一個角色,每一個角色都有其特點和優勢,如移動速度快、運算能力強等。“數學島”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謎題站點,每一個站點都有一道加法或減法題目。每解開一道謎題,“玩家”就可以從島上獲得相應的金幣和寶藏,金幣可以用來購買解題方法指導或升級角色,而寶藏則可以用來解鎖新區域和自主選擇難度級別。完成一定的謎題后,“玩家”可以參加“挑戰關卡”。“挑戰關卡”中的題目多為加減法混合運算題,難度更大。通過“挑戰關卡”后,“玩家”既可以選擇繼續鞏固,又可以選擇挑戰難度級別更高的問題,等到所有的謎題都解決后,便可以獲得“答題小能手”的勛章。系統會跟蹤和記錄玩家的所有表現,也會根據玩家的表現、動態為其推薦相應的題目。

在“數學島尋寶”這一游戲中,教師可以依據初始測試評估和分層測試情況,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數學學習節奏和最近發展區。學生從中獲得的滿足感,不僅能讓他們體驗游戲的樂趣和獲得持續學習的動力,還能讓他們在不斷解鎖新區域的過程中獲得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三、開展實踐活動游戲,為學生提供創新創造的平臺

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社會經驗不夠豐富,他們往往不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和應用數學知識,他們也很難將這些知識與生活、常識相結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讓學生了解知識應用的生活情境,在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設置“小商店”,由學生扮演顧客、服務員等角色,讓學生體驗真實的購物場景。這種具有目的性的實踐活動,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數學課程內容與益智游戲的有效融合,不僅能讓數學學習過程變得更加輕松有趣,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深刻,拓寬其個性化的學習路徑,還能夠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同時,游戲中的競爭機制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其思維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實踐活動游戲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情境,還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創新能力,提升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高新第四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