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環保意識、激發科學探索精神,在第33屆“世界水日”來臨之際,3月16日,安康市漢濱小學少工委組織隊員走進江南再生水廠開展校外主題實踐活動,通過沉浸式學習揭開城市水循環的神秘面紗。

20250318112211485-58-0bd16.JPG_scale.jpg

活動伊始,安康江南再生水廠工作人員以趣味問答的形式,向學校一年級(9)班孩子們講解了水的來源及其對人體的重要性。當屏幕上出現“每人每天約消耗150升水”的科普動畫時,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比對自家用水量。尤其通過演示生物反應池中翻涌的活性污泥引得孩子們駐足觀察,紫外線消毒通道的科幻感設計更引發陣陣討論。工作人員以“污水變形記”為喻,將格柵過濾、沉淀分離、膜處理等專業流程轉化為童趣故事贏得孩子們陣陣掌聲。隨后的科學實驗環節,“會行走的水”通過毛細現象生動演示水分子運動,“不會溢出來的水”利用表面張力打破認知常規,“會發光的水”則用熒光試劑揭示水質秘密。小實驗員們踮著腳尖觀察燒杯變化,此起彼伏的“老師我知道”讓現場化作流動的科普課堂。

20250318112237273-53-efc46.JPG_scale.jpg

在國情教育環節,工作人員借助視頻動畫展示了南水北調工程的宏偉藍圖。當聽到“漢江年輸水量相當于20萬個標準泳池”時,孩子們不約而同發出驚嘆。通過對比處理前后的水質樣本,形象闡釋了安康作為核心水源地的生態價值,小聽眾們挺直腰板的神情里透著身為"守井人"的自豪。

20250318112251557-32-b534c.JPG_scale.jpg

20250318112251416-61-4fd68.JPG_scale.jpg

此次沉浸式主題活動在孩子們心田播下了生態文明的火種。正如水廠電子屏上閃爍的那句“今天節約的每一滴水,都是留給未來的生命線”,這場生動的水課堂,注定會激蕩出綿延不絕的綠色回響。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