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陜西中小學看體育變化:課間延長了,體育課增加了,特色活動更豐富了
發布時間:2025-03-17 15:46:02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記者 孫永濤 張晨悅)小課間變長了,大課間活動更豐富了,體育課之外還有特色體育活動時段……新學期,陜西省西安愛知中學學生楊雷彬有一些新發現,熱愛運動的他還覺察到操場周圍多了很多智慧體育設施設備,同學們的運動畫面和成績隨時都能被捕捉、記錄并通過電子屏顯示出來。
晨練既有傳統操熱身又有“方陣跑”“蛇形跑”運動,一刻鐘的課間趣味活動變成了師生們的“快樂加油站”,新安裝的“聲控解壓花”旁歡笑聲一撥接一撥……開學以來,渭南合陽縣鳳凰路小學校長馬鋒也有新發現——孩子們身上開始冒汗了、臉上笑容多了、眼睛更有神了。
馬鋒和楊雷彬的“新發現”,是中小學體育活動變化的生動注腳。2025年春季學期以來,陜西各地各校紛紛采取切實舉措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確保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因地制宜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西安浐灞陽光海藍小學學生進行課間小跑比賽
西安愛知中學智慧體育設備激發了學生運動興趣
渭南市合陽縣鳳凰路小學的聲控解壓花吸引了不少學生
對西安市的中小學生來說,今年的“開學大禮包”有些特殊——自2025年春季學期起施行的《西安市中小學強健學生體質若干措施》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課間休息時間延長至15分鐘,每天安排30分鐘大課間;“一校一策”整合校內資源,加大體育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優化空間布局……
開學第一天,西安愛知中學推出了“體育套餐”:課間延長5分鐘,鼓勵師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微運動”;在原每周3節體育課基礎上,每天安排45分鐘大課間,因地制宜開展廣播操等傳統項目、蛇形跑等趣味運動、中華武術等特色活動;投入近百萬更新運動器材、加裝智慧體育設施。“我們利用假期提前謀劃,開學后借助校會班會廣泛宣傳,目的是把這項舉措落實好。”該校學生處主任徐天宇說。
開學第一周,西安浐灞陽光海藍小學開始依照新課表上課:小課間被調整為一刻鐘,每天還安排半小時的大課間;除體育基礎課外,在各年級分別開設了禮儀、射箭、紅拳、素質操、國際象棋等活動課,保證每天1節體育課。四年級學生孫錦蕍告訴記者,這學期增加的特色活動課很受同學們喜歡:“每周二上午第四節是我們班的射箭練習,太有意思了!”
開學僅一個月,陜西師范大學大興新區小學教導主任高震就深深體會到,課間休息時間的調整、每天1節體育課的安排是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暖心之舉,“孩子們的變化肉眼可見,課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了。”
這樣的“運動大禮包”不止西安市有。今年以來,陜西各地著眼于有效控制學生近視、肥胖等問題,紛紛加入優化學校體育工作、強化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行動中——
在渭南,實施“課間15分鐘”微改革計劃被寫入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200所學校從本學期開始試點推行課間加時、體育課加量,因地制宜開展特色體育活動;
在商洛,增加體育課時、優化課間安排、豐富課間內容、推進教學改革等措施計劃于春季學期實施,設置2個月過渡期供學校統籌安排;
在安康,今年將深化體教融合,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聚焦學校體育特色發展,豐富課后體育服務需求;
在咸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體育活動試點工作今春陸續展開;
在榆林,六條措施瞄準學生體質健康……
西安愛知中學的體育特色課:武術基本功訓練
武功縣育才路小學的體育特色課:排球訓練
陜西師范大學大興新區小學的體育特色課:乒乓球訓練
3月4日上午第二節課,西安愛知中學不同年級的5個班在操場進行體育活動:習練武術扎馬步、小組合作接力賽、體育游戲折返跑、體能訓練單人跳繩……同一時間,大興新區小學的6個班學生,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分別進行武術、羽毛球、跆拳道、乒乓球等項目的練習。
體育課,是學生掌握一般健康知識、基本運動能力和專項運動技能的主渠道。在陜西,各地從今年起在義務教育階段實施“一天一節體育課”,要求重點發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運動技能和球類、中華傳統體育類等專項運動技能,養成體育鍛煉好習慣。
為落實“每天一節體育課”,大興新區小學進一步豐富校園體育設施,新增了長繩、毽子、羽毛球等體育活動器材;還在各年級分別開設了毽子、武術、跆拳道、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六門特色課程,以此培養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合陽縣鳳凰路小學將“陽光運動”與“校本課程”有效融合,為不同年齡段學生定制了專屬運動課程:一二年級“三字經徒手操”訓練學生協調力與集體感,三四年級“炫彩繩操”錘煉學生專注力與耐性,五六年級“熱血籃球操”展示學生專項運動技能。
西安愛知中學完善課程體系,引入多樣化體育課程,旨在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需求。校長石峰虎說:“無論是充滿活力的籃球、足球還是優雅的舞蹈、健美操,抑或是傳統武術類,都被納入課程范疇供學生選擇,讓他們充分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
咸陽秦都區鼓勵引進校外專業人士、家長志愿者及非體育類教師經培訓后從事體育輔助教學和組織體育活動,鼓勵學校探索與周邊社區、公園、體育館等共享共用公共體育場所,提高體育設施的利用率;延安黃陵縣通過招聘、培訓等方式強化學校體育師資配備,通過改善體育場地、完善設施設備等途徑加強運動環境創設,促進學生運動興趣和專項能力培養。
當體育課程“天天見”疊加陽光課間“節節有”,學校里多了歡聲笑語、自信笑容和“有汗有光”的學生。
開學以來,咸陽武功縣育才路小學通過2個30分鐘大課間和4個15分鐘小課間,實現了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的目標。“上午大課間進行廣播體操、少兒太極操、校園集體舞等活動,下午大課間和其余小課間引導學生跳繩、踢毽子、丟沙包、滾鐵環,每天還組織兩次眼保健操……”校長許閃鵬說,一個月堅持下來,學生們逐漸在揮灑汗水中找到了運動樂趣。
每到課間,延安棗園小學“五彩斑斕的跑道”就格外熱鬧:跑步的、跳繩的、做游戲的、散步聊天的……學校精心打造的這條跑道成了學生們在課間一刻鐘釋放活力、展現個性的樂園。該校有關負責人表示,設置這條跑道不僅為了美化校園環境,更為了鼓勵學生課間走出教室參與鍛煉,減少“小眼鏡”“小胖墩”。
打破課間無序狀態,西安浐灞陽光海藍小學探索出了“分年級、劃區域、設主題”的課間管理機制,各區域匹配相應主題,通過每周輪換保持新鮮感,不僅豐富了課間活動內容,還大大促進了學生間跨班級互動交流。
商洛市丹鳳縣第五小學將少兒八段錦融入課間活動
榆林市綏德師范附屬小學的民間傳統體育項目訓練
“兩手托天理三焦,三焦通行上中下……”最近一段時間,商洛丹鳳縣第五小學師生同練八段錦的場景吸引了不少關注的目光。校長馬平富告訴記者,大課間集體活動此前一直是“蛇形”跑操,學生每日跑步達到了1000米,運動效果明顯;本學期在跑操之后嘗試加入5分鐘少兒八段錦,實現了從動態到靜態的身心調適,讓課間活動更加科學、多元。
記者走訪發現,今年春季學期以來,全省中小學紛紛探索將中華傳統運動、新興體育運動與現代校園體育活動相結合,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榆林市綏德師范附屬小學將課間操與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結合,開學后每天增設一節由特色熱身操、接龍跑操和中華少兒武術操組合而成的40分鐘活動課,還安排了秧歌操和韻律操等大課間活動以及足球、羽毛球等項目化體育課,學生既鍛煉了身體又傳承了陜北民間文化。
西安市西光中學在日常活動中分年級開展旗操、功夫扇訓練,讓學生在運動中體會剛柔并濟的東方哲學內涵,以此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浐灞第三十二小學探索非遺傳承+創新融合,開展校園“非遺體育周”,邀請民間藝人教授學生打陀螺、抖空竹,課間一刻鐘還穿插“一分鐘平板挑戰”“AI跳繩PK賽”等活動,點燃了小學生的運動熱情。
西咸新區灃西實驗學校利用課間開展“微比賽”星卡制校園乒乓球聯賽,希望通過類似小型賽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國球”乒乓球運動的熱愛;渭南潼關縣城關一中則通過單項設置餐廳出入口,引導師生每天飯后到操場“百步走”,鼓勵大家進行適當的球類運動出出汗,以此調節身心、緩解學習壓力。
課間活動增加一組緩解眼睛疲勞的動作,體育課程拓展中華武術、跆拳道等特色項目……新學期,西安愛知中學把“以體育人”又向前推進了一步,投入近100萬元安裝了智慧體育設施,利用人像抓取功能,使學生的運動隨時隨地都能被記錄,提高學生運動興趣的同時大大提升了評測效率。“800米長跑用時2分55秒,我目前是男生組年級第一名!”3月4日上午大課間,楊雷彬指著屏幕上的“運動風云榜”告訴記者,新技術、新設備的運用讓他和同學們的運動熱情更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