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縣規范課后服務費管理,為教育公益 “立規矩”
作者:涂明耀 陸俊箐
發布時間:2025-03-13 19:20:17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 “雙減” 政策,持續強化課后服務的公益性質,石泉縣于近期對中小學課后服務費管理制度進行了全面且細致的優化,正式頒布《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課后服務費發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該通知圍繞課后服務費用的管理,精準制定了 “四個明確” 與 “四個嚴禁” 的嚴格規定,全力確保課后服務費資金的使用清晰透明、合規有序,切實維護教育公平的底線原則。
明確發放原則,嚴格限定人員范圍
在課后服務費發放環節,石泉縣嚴格秉持 “多勞多得、不勞不得” 的基本準則,同時對發放總額實施嚴格控制,保證整個發放流程完全公開透明。政策明確禁止向未實際參與課后服務工作的人員發放補助,其中包含未參與課后服務的教職工以及后勤人員等,從根本上保障服務付出與報酬獲取的一致性。
限定支出范圍,堅決杜絕挪用濫用
課后服務費用的支出范圍被精準界定,僅能用于直接參與課后服務的教職工勞務補貼、管理人員津貼,以及必要的后勤保障開支,如水電費、教學器材維護費等。堅決禁止將課后服務資金挪作與課后服務無關的日常開銷,通過剛性約束確保專款專用,切實將資金用到刀刃上。
明確發放限額,規范操作流程
在課后服務費的分配比例上,石泉縣有著清晰的規劃:勞務支出占實收總額的 80%—90%,后勤支出占 10%—20%。并且,社團活動補助標準高于作業輔導,行政人員補助標準低于一線教師,以此體現不同工作性質與崗位的差異。同時,課后服務費發放方案必須經由集體充分討論,并向全體相關人員進行公示,確保每一個環節都嚴格遵循規范程序,杜絕任何違規操作的可能性。
壓實主體責任,嚴肅查處違規行為
各學校肩負起主體責任,需進一步健全課后服務考核管理制度,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嚴禁出現虛構服務時長、冒領補助,以及未核減缺勤時段費用等違規行為。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需對課后服務費資金的使用狀況以及績效考核結果承擔全面責任。通過層層壓實責任,構建起嚴密的監督管理體系,確保課后服務工作在規范的軌道上運行。
石泉縣通過出臺這一系列嚴謹規范的措施,為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的平穩、有序開展筑牢了堅實基礎,有力推動了教育公益屬性的深度落實,讓課后服務真正惠及每一位學生與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