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在省市教育部門的悉心指導和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禮泉縣教育局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嚴抓五育并舉理念落實,教育質量穩步提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辦學條件大幅改善,人民群眾的教育認可度和獲得感大幅提升。先后榮獲陜西省“秦女子關愛婦兒行動愛心單位”、2024年咸陽市校園“三大球”聯賽優秀組織單位等榮譽,實驗小學和實驗初中被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授予“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薄?/span>

一、強化黨建引領,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堅持思想鑄基強魂。將“第一議題”制度落實作為干部學習的首要政治要求,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先后組織中心組理論學習12次、黨員干部集中學習47次,組織書記講黨課6次、上思政課12次、舉辦主題黨日活動10次,筑牢了思想根基,增強了行動自覺。同時,充分發揮“三項機制”作用,將一批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年輕同志提拔到領導崗位。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對禮泉一中、二中黨總支書記、校長進行分設,向28個黨組織增設專職副書記,將黨的組織建設延伸至校外培訓機構,實現了黨的組織建設實現全覆蓋。壓實黨建工作責任,成功舉辦禮泉縣中小學黨組織“分類指導、爭先進位”三年行動現場會,全系統一類黨組織達到14個,二類增至25個。集中開展基層支部書記和黨務干部業務知識培訓2輪310余人次,創建市級“五好奮進支部”2個,黨的組織建設得到全面加強。

嚴抓作風行風建設。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制定出臺《禮泉縣師德師風建設七條規定》,整理編印《禮泉縣教育系統干部警示錄》,公布“監督舉報二維碼”,開展明察暗訪行動,用身邊事教育警示身邊人。扎實推進“清廉學?!眲摻ǎ瓿哨w鎮初中、實驗小學等4所市級廉潔文化示范學校創建任務。

二、改善辦學條件,增強高質量發展“硬實力”

 抓實基礎項目建設。全力推進教育項目建設,為學校發展提供堅實硬件支撐。投資1.07億元新建禮泉一中3#教學樓及配套設施,建筑面積達19950㎡,2024年9月開學正式投入使用,極大改善了學校的教學環境。投資2400萬元,趙鎮中心小學餐廳、阡東中心幼兒園教學樓、煙霞學校寄宿制改造、縣幼兒園改造提升、倉房巷小學操場軟化及縣教研室搬遷改造等12個項目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層級和水平。

 抓優學位供給保障。將學位建設作為“一號民生工程”,積極解決城區學生入學難問題。通過新建、改擴建等一系列舉措,新增城區學位1220個,將原皇甫初中改設為英才初中北校區,有效緩解了城區學校的招生壓力,讓學生能夠在家門口接受更加優質的教育。

三、堅持守正創新,增強高質量發展“軟實力”

聚焦質量核心。以“三項常規”落實為聚力點,先后召開中高考復課研討會2次,舉行模擬考試7次,開展專項視導4次,為質量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2024年高考600分以上學生4人,實現了零突破;藝術類上線率首次實現100%,創歷史新高。中考700分以上學生趙鎮初中、阡東初中各9人,藥王洞學校、駿馬初中各4人,煙霞學校3人;全縣前10名城鄉學校各占5人,城鄉教育差距進一步縮小,鄉鎮學校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全縣教育呈現優質均衡發展態勢。2024年9月,禮泉一中、趙鎮初中、第二幼兒園等5所學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強化改革創新。搶抓西咸教育一體化發展機遇,推進禮泉一中與西安高新一中、禮泉二中與咸陽彩虹教育集團、英才初中與咸陽彩虹初中交流合作,建立西咸名校交流對子13個,遴選2名校園長赴西安掛職學習。新設英才初中北校區,開通免費公交專線,配優配強師資團隊,打造質量提升“新硅谷”。實施“教師讀書工程”,用書香點燃發展新引擎,禮泉縣書香校園建設的經驗做法被省教育廳刊發,實驗初中、逸夫小學等學校榮獲團省委“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而讀書”主題活動“優秀單位”。

強化“雙減”落實。優化課后服務,打造優質學生社團,推行作業不回家管理,全面減輕學生負擔。嚴查隱形變異學科類校外培訓,開展聯合檢查16輪次,處置違規校外培訓機構5家,禮泉縣整治培訓機構的典型案例在全市推廣。在2024年咸陽市校園“三大球”聯賽中,實驗初中男子籃球斬獲全市冠軍,禮泉二中男子排球隊榮獲第三名。東關小學、倉房巷小學科創社團喜獲咸陽市青少年科創大賽多項榮譽,逸夫小學誦讀社團獲得全省少年兒童主題誦讀“優秀組織獎”。

四、建強專業團隊,增強高質量發展支撐力

嚴格落實帶課要求。緊抓校長關鍵少數,發揮局管干部示范帶頭作用,全系統480余名局管干部立足崗位,堅持帶課、聽課、評課。局機關干部堅持每周深入學校聽課評課,全體教研員深入教學一線,包校蹲點教研,幫助指導基層學校教育教學工作。

優化管理團隊建設。嚴格三項機制要求,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培優配強學校班子管理力量,夯實班子基礎。一年來,累計調整校級領導15人,選任新任中層以上干部26人,為教育質量提升凝聚智慧力量。

全面提升教師素養。以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先后開展教育教學能力大比武、大練兵活動10余次,舉辦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及三項常規等專題培訓30余次,隊伍專業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在省市各類教育教學能力大比武中,禮泉縣13名教師被評為省市教學能手、12名教師榮獲STEM大賽優秀等次,110名教師被評為縣級教學能手,35名教研員、52名教師獲得“五個一”專業成長市級獎項。

五、推進教育公平,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內涵

嚴抓校園餐整治。扎實開展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覆蓋全縣75所農村義務段學校,10277名學生受益。對全縣中小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進行12輪次督查檢查,下發整改通知書34份,解決問題24個,受理群眾信訪舉報1件并辦結,向縣紀委移交問題線索9條、立案6件、給予政務處分5人。裴寨凹底學校被確定為省級營養餐質量監測點,學生飯菜質量獲省市一致認可。

強化資助政策落實。修訂完善《禮泉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實施辦法》,明確資助新標準及13類重點保障學生范圍,規范資助程序。2024年,為全縣8454名貧困學生發放資助金439.17萬元,為2387名貧困大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2825余萬元?;I資65.69萬元,資助51名新高一貧困生和160名貧困大學新生,確保每一位貧困學生都能有學上、上好學。

加強特殊群體關愛。嚴格落實控輟保學“七長責任制”等十項制度,對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就學情況實行動態監測管理,確保每一名學生不因貧困而輟學。建立特殊學生幫扶關愛機制,對38名因身體原因不能隨班就讀的學生,開展每月兩次的送教上門服務。同時,建立“五類學生”動態管理臺賬,落實一幫一幫教要求,開展心理健康疏導教育,幫助學生調適焦慮情緒,化解升學壓力,全面保障學生健康成長。

落實“陽光考試”政策。成功組織中高考、學業水平、教師資格等國家教育考試9次,實現了“零差錯、零失誤”的工作目標,考務工作得到市教育局高度肯定,縣考試管理中心被評為咸陽市“考試招生綜合評估先進單位”。

六、強化安全穩定,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堅持依法治教。將每學期開學第一周定為法治安全教育周,先后開展普法教育30余場次,舉辦法治安全報告180余場次,受教師生達3萬人次以上。組織開展“憲法小衛士”2024 年行動計劃,全縣36000余名中小學生完成了在線學習,實驗初中等10余所學校組織學生走進縣人民法院,讓學生零距離接受法治教育,營造了遵法、學法,用法、護法的法治氛圍。禮泉縣第二中學被評為咸陽市“八五”普法中期先進單位。

嚴抓意識形態安全。開展意識形態專項督查20余次,在中國網、陜西教育等國省媒體刊發專題報道500余篇,弘揚了禮泉教育正能量。發揮大思政育人鑄魂作用,舉辦思政課“大練兵”系列活動,在省市中小學思政課教師“三百”提升活動中,36名教師斬獲思政課“三百工程”省市獎項,綜合優秀人數和獲獎總數分別位居全市第一、二位。開展清明祭英烈、學雷鋒志愿行、向國旗敬禮、綠書簽護苗行動等主題活動20余次,讓紅色基因、愛國之情、報國之志根植學生心中,融入學生血脈。

強化安全風險化解。以校園安全易發問題為切入點,圍繞重點時段、重要部位,加強對學生上下學、課間活動時段的監管,強化對學校食堂、學生宿舍、操場廁所、學校周邊的巡查,有效遏制了校園欺凌、打架斗毆等問題發生。2024年,創建省市平安校園各1所。

2025年,禮泉縣教育局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兩項創建”為抓手,以“三項常規”落實為發力點,以改善辦學條件為著力點,以提升教育滿意度為落腳點,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以赤子情懷為筆、擔當奉獻為墨,抓管理、提質量、強隊伍、保安全,奮力書寫禮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