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縣實驗小學“五個維度”培養學生自主檢查作業習慣
作者:袁娟娟
發布時間:2025-03-12 16:36:33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針對學生在作業自主檢查中存在“只為完成”,對寫作業的目的、根源缺乏深入思考等問題,武功縣實驗小學“五個維度”著力培養學生自主檢查作業的習慣,提升學習效果。
合理設定目標,激發檢查動力。學生在面對大量作業題目時,往往會感到無從下手,從而降低檢查的積極性。學校要求教師和家長將檢查目標進行細化分解,例如,在數學作業中,當學生需要檢查7道題目時,如果直接要求全部檢查,可能會讓學生感到壓力較大。此時,可選取其中2道題目,明確告知學生這2道題中有一道存在錯誤,引導學生集中精力檢查。通過逐步增加檢查題目數量,不斷強化學生的檢查動力和能力。
逐步放手檢查,培育獨立能力。當學生在教師或家長的引導下,逐漸掌握了一定的檢查方法并取得成效后,學校要求教師和家長要適時放手,持續對學生的進步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在自主檢查作業的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增強自信心,逐步擺脫對他人的依賴。家長和教師應認識到,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培養學生獨立承擔學習責任的意識和能力,遠比幫助他們糾正幾個具體的錯誤更為重要。
構建評價體系,增強檢查熱情。教學實踐中發現,起初對作業認真完成且全部正確的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確實能激發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但一段時間后,這種方法的效果逐漸減弱。為此,學校將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學生完成作業后,先進行自我檢查,培養自我反思能力;然后同桌之間相互檢查,利用學生的競爭心理和表現欲,激發他們認真檢查的熱情,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助;最后由教師進行檢查,并將每次檢查的結果詳細記錄下來,期末時根據檢查記錄評選出“最佳檢查小能手”“互助學習之星”等,給予相應獎勵。通過多元評價方式,讓學生在不同層面都能獲得認可和激勵,持續保持對作業檢查的熱情。
深化解后反思,提升學習效益。學校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解題后的反思:一是反思錯誤原因,對自己的解題過程進行批判性審視,思考解題思路是否正確、概念運用是否準確、計算是否存在失誤、考慮問題是否全面等。必要時,可嘗試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方法進行演算;二是反思解題方法,在完成題目后,進一步思考是否存在更簡便、巧妙的解法;三是反思題目變化,鼓勵學生對題目條件或設問進行改變,探索能否運用原有的解題思路解決新問題,并對解題過程進行歸納總結。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做到解一題、會一類,極大地提高解題效益。
優化批改評價,傳遞教育關懷。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情緒有著重要影響,學校要求教師在批改作業時避免使用簡單的“×”“√”等符號,而是采用更具啟發性和關懷性的標注方式,如用“虛線”標注可能存在問題的地方,用“?”引導學生思考。評語應摒棄公式化語言,使用充滿鼓勵和針對性的話語,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關心。這樣的評價既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又能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保持積極的學習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