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熱議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家長要當好孩子最堅實的后盾
作者:周圍圍 沈杰群
發布時間:2025-03-12 17:21:06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3月8日,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婦聯界別小組討論會上,多位委員就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展開熱烈討論。
“各級各類學校目前大多配置了心理咨詢室,只配置一間心理咨詢室是遠遠不夠的。”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翁鐵慧發現,不少學校把心理輔導室設置在較醒目的地方,導致很少有孩子自己主動進去咨詢。她建議,第一,要關注保護孩子的隱私;第二,學校的心理咨詢必須尊重規律,既要有育人的功能,更要保證專業性;第三,全社會必須努力提升家長的心理健康素養,家長必須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負責。
“每位老師,不僅限于班主任,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養成也很重要。有時候,老師不經意間對學生說的一句話,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一生。這種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翁鐵慧認為,提升大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心理專業素養,包括教師自身的心理疏導能力,對于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至關重要。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原副主席夏杰表示:“家長要學會如何做合格家長,當孩子最堅實的后盾。”她表示,婦聯界別有20余名委員將聯名提交一份提案,持續重點關注這一議題。
“說來慚愧,我其實算不上是一位合格的家長,我從未陪伴孩子看過一場電影。”夏杰分享自己的經歷,現場的女委員們深有同感。
全國政協委員、江西飛行學院院長龍國英直言,孩子自己對心理健康問題往往有所認知,但一些家長缺乏足夠的認識,將其簡單地視為“青春期的正常現象”,或是選擇逃避問題。
今年全國兩會,龍國英提交了一份關于“做實心理健康教育、筑牢心理健康防線”的提案。她在提案中建議,構建分層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在“普及層”,建議衛健部門牽頭開發標準化心理健康課程,將其納入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年度培訓計劃;在“深化層”,針對教師、公務員、企業職工等群體設計專項課程,提升重點崗位人員對心理問題的敏感性;在“專業層”,推動學校配備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以及大學四級網絡體系學工隊伍加強心理健康實踐,提升其心理危機的應對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沈蓓莉曾參與全國政協關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專題調研,她關注到一個問題:當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呈現出低齡化趨勢。
有調查顯示,有些青少年心理問題在5歲左右已經出現端倪。沈蓓莉表示,加強對幼兒家長的兒童心理問題知識教育十分必要,因為幼兒家長對低齡兒童的影響最為顯著,且這種影響具有不可替代性。“兒童,尤其是低齡兒童,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中度過,因此兒童心理問題的根源更多在于家庭,尤其是父母。”
目前,大多數3-6歲兒童的家長本身就是獨生子女。由于成長環境和養育方式的影響,不少家長在處理人際關系和情緒控制等方面遇到諸多問題。“這些在獨生子女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家長,在子女教育方面也缺乏經驗,許多沒有接受過相關的教育指導。”沈蓓莉說。
通過為家長舉辦關于兒童心理的講座,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兒童心理。許多家長反饋,通過學習這些內容,他們在孩子的心理教育方面獲得了很大的幫助。
沈蓓莉表示,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心理問題也需要高度關注。當前,農村留守兒童面臨家庭功能不完整、陪伴缺失、監護人缺乏心理健康知識以及社會支持不足等問題。孤獨感、缺乏情感交流以及對手機的依賴等問題尤為突出。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婦聯界別更應發揮自身優勢,持之以恒地推進相關工作。”夏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