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學期如何開好局
發布時間:2025-03-12 08:00:40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年是教育強國建設全面布局、高位推進之年,也是中小學教育改革的關鍵之年。新的學期,教育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在不斷完善,為教師和學生減負依然面臨很大挑戰。對各中小學校來說,更需要強化管理,改革創新,早日謀劃開好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是目標引領謀發展。學校發展應該有長期的目標,也要有短期的目標。特別是春季學期,對學校來說既是新一年的開始,又是一學年的結束,高中與初中學校還面臨高考、中考等重要考試。學校主要負責人應主動學習黨和國家關于教育的方針政策,結合學校實際、學段特點,提出本學期本年度的發展目標,既包括學校的設施改善、安全底線、幸福指數,也包括教學質量、學生發展、辦學特色。在提出目標的同時,還要拿出配套的評價與獎勵,這樣學校各項事業才能可持續發展。
二是研訓一體鑄師魂。新學期,我們更應該注重提高教師師德修養與專業能力。抓住開學工作布置、教學集體研討等契機,針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開展研訓活動。要著力培育高尚師德,讓教師飽含愛心、常懷耐心,愛崗敬業、樂于奉獻。還要通過情境教學、主題研修、觀摩研討等方式,加強對教師課堂、德育等方面能力的培養,同時有意識地培養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家庭教育的能力。
三是狠抓常規強根基。學校工作需要創新與激情,更需要堅持與韌勁。能否日復一日地完成各項常規,是一所學校發展的重要保障。首先是安全常規:學校管理者一定要嚴格落實安全教育與安全常規,確保師生安全。其次是教育教學常規:德育擺首位,教學為中心;班主任認真抓好班級管理,學科組長認真組織好每一次教學研討;教師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檢查好每一次作業,講評好每一次考練。這些極為平凡的常規要求與管理,是學校的發展根基,決定著一所學校是否有強大的競爭力與發展力。
四是規范創新提質量。學校對教育質量的追求首先是規范,然后才是創新。學校需要自覺為學生減負,規范自己的辦學行為。學校要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開足開齊規定課程,絕不能搞“陰陽課表”。學校還要規范作息時間、作業管理、文體活動等。學校要主動開展教育研究,引入人工智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教育更有溫度。學校還要挖掘自身優勢,在課堂教學改革、家校社協同育人、特殊學生全員關懷等方面大膽創新。這些活動與項目能夠長久堅持下來,并不斷探索出新,就會打造出一所學校的特色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