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之所在,是中國人的文化DNA,是我們中國人在世界文化浪潮的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基石。

新時代以來,在三秦大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進教材、進課堂、進社團、廣實踐、多活動、技術賦能、跨學科的融合中不斷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農民畫、陶藝、老腔、秦腔、剪紙、衍紙、秧歌、腰鼓、漁鼓、花鼓……校園里可謂精彩紛呈:經典繞梁,妙筆作畫;秧歌扭得生龍活虎,老腔吼得震天響……但我們遺憾,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展現。本期,我們從關中、陜北、陜南遴選了部分地域、學校和工作室,展示他們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就課程規劃與建設、師資隊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小傳承人等方面探索的創新做法和取得的豐碩成果,供大家交流借鑒。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讓我們一起對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多一分敬畏,多一分珍惜,多一分思考。我們更加期待,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在培育時代新人的答卷上,使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色彩在三秦校園更加絢麗!

◆ 策劃:《陜西教育》(綜合)

◆ 統籌:馮麗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