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漢中市教研室致力建設“天漢好課堂”,助力全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從2023年實施“上公開課、專題講座、主題研討”網上教研(簡稱“三個一”)活動,以技術賦能深耕教研,促進課堂提質、教師成長,形成教師參與度高、教研覆蓋面廣、示范帶動性強的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新課堂樣態和教研范式,成為推動市區域教學提質增效的新引擎。

一是聚焦好課堂打造教研新樣態。針對2021年以來全市開展“天漢好課堂”系列活動進展,圍繞新課程改革理念,市教研室策劃設計“示范課例+專題輔導+深度研討”的閉環體系,使公開課、微講座和交流研討三位一體,集中分段進行。市教研室安排專人審查活動方案、教案、課件、講稿;各學校遴選優秀教師,精心準備,周密安排。這兩年來,以問題為導向,開展了涵蓋新課標、新教材、課程思政、深度學習、大單元教學、跨學科教學、復習備考等系列主題活動,分析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困惑,交流分享經驗,打造一批“天漢好課堂”,形成網上教研新樣態。

二是借力互聯網搭建研訓云平臺。依托“互聯網+教研”技術優勢,以學科基地為樞紐,搭建“線下示范+云端輻射”教研培訓網絡,通過直播平臺實現“實況直播+云端研討”同步聯動,突破時空限制,形成了覆蓋面廣、參與人多、影響力大的市域研訓云平臺,構建起城鄉學習教研共同體,助力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自2023年以來,累計開展教研活動149期,覆蓋學前教育至中職教育全學段,總輻射教師達12萬人次,單場直播最高觀課量突破8000人次,實現優質資源市域共享。

三是依靠好老師發揮示范引領力。構建“市級統籌+縣域聯動+校本深耕”的立體化推進機制,通過情況通報、評優樹模等進行正向激勵,充分發揮全市學科指導基地和三級三類骨干教師的作用,使每一次“三個一”活動都有示范、有特色、有收獲。自活動開展以來,參與活動的學科基地107個、學校81所,展示基礎教育優質課例336節,專題講座123個,研修活動149場次,形成了市、縣、校三級聯合的教研格局,教學名師、優秀青年教師執教,學科教師共研共評,加強了學校、教師之間交流與協作,形成"強校帶弱校、名師扶新秀"的生動局面。

四是形成好機制贏得社會好口碑。構建“制度保障-過程監控-成效追蹤”的全流程管理體系,確保“三個一”教研活動高質高效運行。市教研室先后召開兩次工作推進會、下發3項實施細則、評選一批示范好課堂、好講座,嚴格規范內容審核、平臺測試、線上跟播、資料發布、數據統計等關鍵環節,強化過程管理,優化運行機制,“天漢好課堂”品牌影響力顯著增強,“三個一”成為全市中小學教師最想參與的教研活動。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