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教育考試院院長、雅安市雨城區第二中學校長庹慶明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聽到“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表述時,心里十分高興,“很有幸福感和成就感”。

去年全國兩會,他就提出了將2-3歲幼兒教育納入學前教育體系的建議。他認為,這既有利于減輕百姓負擔,也能緩解“育兒焦慮”。

“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簡單表述的背后,蘊含的不僅是教育問題,更是社會問題。“把生育、養育、教育結合在一起,不僅是教育領域的改革,更是關乎民生福祉的重大舉措,是一個‘一攬子’的政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林說。

該政策背后蘊含著破解社會痛點、更好地實現教育公平、提振人口信心等多重深意。

政策實施將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

庹慶明注意到,針對學前教育,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從去年的“推動學前教育普惠發展”變成今年的“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他認為,這是基于目前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所作出的審慎部署。

在3月5日上午舉行的兩會第一場“部長通道”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介紹,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入園率已達到91.1%,“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這個數據在全球比,處于世界高收入國家行列。”懷進鵬說。

從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發展水平來看,經過國家多年持續投入,我國公辦學前教育機構數量增幅較大,普惠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來自教育部的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全國幼兒園數量達到27.44萬所,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092.98萬人,其中,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3717.01萬人,占全國在園幼兒比例的90.81%。

懷進鵬表示,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切實把普及普惠、教育布局和教師隊伍做扎實,為推進工作做準備。

不少代表委員認為這一政策實施將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園長柳茹指出,我國始終把學前教育擺在優先發展位置。今年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了要“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明確提出通過政策傾斜和專項機制推進教育公平,尤其強調對農村、邊遠和民族地區的支持,“確保教育公平的果實惠及每個家庭、每個孩子。”柳茹說。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戴立益則認為,逐步推行學前教育免費政策,還會倒逼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形成從普惠到免費的良性循環。

柳茹也提出,學前教育的質量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因此,在師資建設方面,一方面要加強幼教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國培計劃、師范生公費教育等項目提升專業能力;另一方面要關注教師福利待遇,通過健全教師工資保障機制、建立教師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完善職稱評聘和榮譽表彰制度等,讓優秀教師既有職業尊嚴又有發展空間。“同時還要提升辦園質量,加強內部管理,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享有幸福的童年。”柳茹說。

減輕養育負擔

身為來自教育領域的人大代表,庹慶明曾多次開展教育調研。“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奠基工程,學前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意義重大。”庹慶明說,這一政策的實施不僅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同時,降低家庭教育成本。

戴立益提到,“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是依法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中有相關規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經過梳理發現,去年年底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第六十三條明確提到:“有條件的地方逐步推進實施免費學前教育,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

劉林也提到,身邊年輕人對這項政策的反應是非常正向的。他還介紹,從國外一些國家的經驗來看,學前教育免費政策對提高生育率有一定效果。

柳茹委員認為,要構建“三位一體”宣傳體系,通過多種形式加強政策解讀,運用新媒體開展“科學育兒宣傳周”等主題活動,建立家園社協同育人機制,開發家長學校數字平臺。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學前教育服務供給,形成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辦學格局。

推行免費學前教育不能“一哄而上”

不過,不少代表委員指出,對于政策的理解不能忽視“逐步”這兩個字。

“我認為,所謂‘逐步’指的是不同層面,包括區域層面和年齡層面等逐步推開。”劉林提出,在區域層面,并不是各省或地區都要全面推開,而是在一部分有可持續保障的財力和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豐富的區域先推行,然后再不斷擴大;學齡層面則可以先推行學前半年、一年免費,逐步適度擴大免費教育的時長。

“在民生這類問題上‘開弓沒有回頭箭’,對學前教育是否免費要長遠考慮,準備推行的地方應做好未來可持續性的評估。”劉林建議,可以考慮區分受眾群體,優先為低收入人群、經濟困難家庭提供免費學前教育,逐步擴大免費教育的范圍。

庹慶明認為,推行免費學前教育不能“一哄而上”。他建議,免費學前教育制度的建設可以分3步走:一是2025年-2027年試點階段,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試點實行3年全免費,中部省份在優先保障殘疾等特殊學前兒童學前教育免費的基礎上,試點實施一年或兩年學前教育免費;二是2028年-2030年推廣階段,建立學前教育經費中央與地方分檔分擔機制,將免費學前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清單;三是2031年-2035年完善階段,實現3-6歲免費學前教育全覆蓋。

柳茹提出,要建立科學的投入機制,筑牢政策實施保障。她認為,財政投入是政策落地的關鍵支撐。逐步推進免費學前教育需要構建“中央統籌、省級主導、市縣落實”的三級經費保障體系,建立生均經費動態調整機制,科學制定幼兒園運行經費定額標準,支持各類型幼兒園規范、高質量辦園,支持幼兒的全面發展。

今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將正式實施。懷進鵬表示,教育部將會推動制度、政策、保障機制深入落實,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為2-3歲的幼兒提供托育服務,切實把生育、養育和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實惠。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