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綏德縣“文化育人、閱讀強基”的戰略部署,積極推進縣教體局“初拾閱讀”活動,明德小學以樓廊“轉角書吧”為載體,創新打造“書香校園”品牌,通過多元閱讀場景構建、家校社協同共育及課程深度融合,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全面提升,為教育生態注入活力。

學校巧妙利用教學樓走廊空間,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漂流書吧”。每層樓廊均設有開放式書架,書籍涵蓋文學經典、科普讀物、紅色故事、鄉土文化等多個類別,以“自主取閱、自由歸還”的形式流通,形成“書籍如舟,漂流傳閱”的文化景觀。書吧設計融入陜北文化元素,既彰顯地域特色,又營造了沉浸式閱讀氛圍。學生課間可隨手取書閱讀,讓碎片化時間轉化為知識積累的契機,真正實現“轉角遇見書,處處皆學堂”。

20250305145220141-47-3f739.jpg

學校將書吧資源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構建“閱讀+”課程體系。語文課堂延伸至書吧,開展“整本書閱讀”項目,學生通過小組共讀、角色扮演、思維導圖繪制等形式深化理解;科學課結合書吧科普書籍,設計“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探究任務,引導學生從閱讀走向實踐。此外,依托綏德縣城市書房資源(全國首座窯洞式書房),學校組織學生參與“書香研學”活動,通過校外閱讀基地的聯動,拓寬學生視野,形成“校內書吧+校外書房”的雙軌閱讀網絡。

20250305145315508-14-71d3a.jpg_scale.jpg

為了讓閱讀的氛圍更加濃厚,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每月舉辦班級“閱讀分享會”,學生們踴躍上臺,分享自己近期閱讀的好書,講述書中最打動自己的情節和感悟。有的學生分享《小王子》時,聲情并茂地講述小王子在各個星球的奇妙經歷,以及自己對友誼和愛的理解,臺下的同學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報以熱烈掌聲。同學們每日堅持讀書打卡,在節假日,學校推出“親子閱讀打卡”活動,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家長們每天抽出時間,與孩子共同沉浸在書的世界里,然后在班級群里分享閱讀照片和心得。這不僅增進了親子關系,還讓家庭也充滿了書香氣息。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學生們的閱讀熱情被徹底點燃,閱讀不再是一項枯燥的任務,而是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50305145337010-11-6adca.jpg_scale.jpg

自書吧運營以來,學生人均閱讀量提升35%,閱讀興趣從課內延伸至課外,語言表達、邏輯思維及文化認同感顯著增強。六年級學生薛加敏在參與城市書房閱讀活動后感慨:“書吧和書房讓我愛上了歷史故事,現在我還嘗試自己寫讀書筆記!”教師團隊亦通過書吧開展教研活動,開發跨學科閱讀教案,推動“大單元教學”落地。

20250305145356465-89-a4f52.jpg_scale.jpg

樓廊書吧的合理利用緊扣綏德縣“文化浸潤工程”與“家校社協同育人”要求,通過閱讀空間重構、課程資源整合及社會資源聯動,構建“校園閱讀工程”,助力“五育并舉”目標實現。校長李樹國表示:“書吧不僅是閱讀場所,更是學生精神成長的‘孵化器’。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深化‘閱讀+’模式,讓書香成為明德學子最鮮明的成長底色。”

20250305145420612-31-dccd6.jpg_scale.jpg

綏德縣明德小學以樓廊“轉角書吧”為支點,撬動閱讀育人的大格局,既響應了縣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導向,又通過創新實踐為學生埋下終身學習的種子。這一舉措不僅讓校園充盈書香,更讓教育回歸文化本真,成為培育“有根、有魂、有夢”的新時代少年的有力注腳。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