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以來,陜西在高校院所開展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技術轉移人才評價和職稱評定、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出資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試點,有效破解了“不想轉”“不敢轉”“缺錢轉”難題,大大激發了科研人員的創新創業活力,讓科技成果加速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

作為科教大省,陜西正以“三項改革”為突破口,著力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解除了科研人員后顧之憂,技術轉移人才評價和職稱評定激發了科研人員內生動力,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出資科技成果轉化為科研人員參與市場活動提供了資金支持。與此同時,陜西還在探索實施“先使用后付費”“權益讓渡”“先投后股”“技術托管”等創新舉措,著力解決具體操作層面上的難題。

隨著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落地,陜西加快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創新生態。在高校層面,推動學科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需求精準對接,培養更多適應科技成果轉化的復合型人才;在科研層面,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在產業層面,完善“政產學研金”協同創新機制,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通過“三項改革”的深入推進,陜西正加快把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勝勢。

科技成果轉化是一項高度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協同聯動、全社會共同努力。通過持續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不斷提升科技成果對高質量發展的貢獻度和支撐度,陜西將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