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是了解人類文明、社會變遷和個人成長的寶貴資源。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西安以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鄉土資源,為初中歷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下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簡要談一談如何利用西安鄉土資源優勢,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

一、利用西安古跡,活化歷史教學

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擁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產,如秦始皇兵馬俑、大雁塔、碑林等,這些文化遺產為初中歷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案例。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西安的歷史文化,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直觀感受。

例如,在講授“秦統一中國”一課時,教師可以巧妙借助西安的鄉土資源,特別是豐富的歷史遺跡,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體驗。秦始皇兵馬俑是西安的標志性文化遺產和世界級歷史瑰寶,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兵馬俑,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秦朝的軍事制度、禮儀制度等。為了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秦文化,教師可以安排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穿上古裝,扮演士兵、文官和百姓,重現秦朝的社會生活場景。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秦朝禮儀、風俗的認知,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和溝通能力。在課外,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周邊的古村落和歷史遺址,讓學生感受秦朝時期的生活氣息。這種“走出課堂、走進歷史”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使“秦統一中國”一課更加生動有趣,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歷史知識應用能力。

二、結合西安文化,豐富教學內容

西安地處關中平原,有著獨特的地域文化。教師可以結合這種地域文化,創新教學方法,如采用關中方言講述歷史故事、組織關中民俗文化表演等,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和社會風俗。

例如,在講授“盛唐氣象”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西安鄉土資源優勢,深入挖掘盛唐時期的文化特色,將西安的地域文化與盛唐歷史緊密結合。盛唐時期,西安作為當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有著獨特的地位和貢獻。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盛唐時期西安的建筑、服飾、飲食等文化元素,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盛唐時期西安的繁榮和開放。在講述“盛唐的繁榮和開放”時,教師可以從宏觀視角出發,結合西安的地域文化特色,引入盛唐時期西安獨特的建筑風格、社會風俗和人文精神,通過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盛唐時期的文化特色。此外,西安有著豐富的民間藝術和傳統文化,如秦腔、皮影戲、剪紙等,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引入這些元素,讓學生感受盛唐文化的魅力。

三、挖掘文化資源,提升教學效率

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擁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產,為“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一課教學提供了極佳的背景素材。在講授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絲綢之路主題展,如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從長安出發:絲路申遺成功十周年主題展”。博物館中精美的絲綢、陶瓷、珍貴的玉石、銅器、古老的文書、地圖,每一件展品都見證了絲綢之路的繁榮與變遷。在現場,學生可以直觀地觀察文物,深入了解絲綢之路的起源、發展、貿易活動,及其對中國和世界文化的影響。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豐富的互動體驗項目,如模擬絲綢之路貿易活動、制作絲綢制品等,讓學生體驗絲綢之路的貿易活動和文化交流,從而加深對絲綢之路歷史和文化的理解。

西安的地理優勢也是教師挖掘絲綢之路文化資源的重要渠道之一。教師可以利用西安的地理位置,引導學生探究古絲綢之路的路線和貿易活動,讓學生通過地圖、圖表等工具,了解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終點及沿線城市,了解古絲綢之路對當地經濟和文化的影響。除了古絲綢之路外,教師還可以關注現代絲綢之路的建設和發展。西安作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有很多與絲綢之路相關的現代企業和項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這些企業和項目,了解絲綢之路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如組織學生參觀西安國際港務區中歐班列“長安號”等,讓學生了解現代絲綢之路的運作方式和經濟意義。

總之,西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不僅是傳承歷史、展望未來的寶貴財富,還是學生了解過去的窗口。教師可以借助西安豐富的鄉土資源,讓學生直觀地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感受古絲綢之路的輝煌和中華文明的魅力,以及歷史的厚重、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單位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分校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