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縣明德小學:多維課堂觀察體系助力“綏德好課堂”建設
作者:宋亞茸
發布時間:2025-03-03 16:05:04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為深入貫徹落實《“綏德好課堂”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綏德縣明德小學以“課堂觀察”為抓手,創新構建“督導引領+常態監測+動態追蹤”三維質量監控體系,全面推動課堂教學提質增效,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縣校協同“問診課堂”:督導賦能,精準施策
2月26日上午,縣教體局黨組成員、教研室主任任潤武,縣教育質量評估監測中心主任李保春,基教一股股長李向軍及教研員等一行7人,圍繞“備上統一度、目標精準度、學生參與度、思維進階度”等核心指標開展深度課堂觀察活動。活動采用“聽、評、研、跟”四步法:“聽”,即深入課堂,對教學全流程進行細致記錄;“評”,依據《“綏德好課堂”教學評價表》,對各項教學環節逐項分析賦分;“研”,以課堂中暴露的問題為導向,組織教研沙龍,共同探討解決方案;“跟”,針對學校教學中的薄弱環節,開展“訂單式”送教幫扶,為教師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此次活動為全校教師專業成長繪制了精準的“導航圖”,有力推動了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教學質量的提升。
周周研課“把脈教學”:常態觀察,厚植根基
學校積極響應縣教體局“五制度兩要點”精神內涵,創新實施“課堂觀察制度”,以規范化巡查、動態化反饋、精準化整改為抓手,全面優化課堂教學行為,推動教師專業成長與學生素養提升雙向發力。學校建立“值周線+主管線”雙軌巡查機制,覆蓋全體教師、全學科課堂及課后服務場景,每日分時段巡查教學區、辦公區,重點督查教師候課、教案備教一致性、課堂紀律管理及學生參與度等關鍵環節,確保教學行為全程可溯、動態可控。課堂觀察以“師生雙常規”為切入點,細化巡查內容,全面呼應“綏德好課堂”六大標準,嚴查教師“候課三分鐘”執行情況,推行“一課一反思”制度,強化學生“零趴睡、零私語、零游離”紀律要求,重點關注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質疑等深度學習行為。學校建立“即查即改—周反饋—月評估”三級整改機制,將“綏德好課堂”建設目標貫穿始終,形成“巡查—反饋—激勵”閉環,推動課堂從規范走向優質。
隨機督導“靈活把脈”:動態追蹤,激活課堂活力
為打破課堂觀察的固定模式,學校推行“雙隨機”課堂觀察機制:隨機時段——不提前通知推門聽課,真實捕捉日常教學樣態;隨機視角——巡課組靈活選取“備上一致性”“師生互動有效性”“目標分層落實”等觀察維度,通過現場記錄、課后即時反饋與教研組深度研討,形成課堂觀察總結材料,“以觀察促改進”的常態化機制成效顯著。
學校副校長安永霞表示:“下階段,學校將持續深化“觀察—診斷—改進—輻射”機制,以課堂革命撬動育人方式變革,為擦亮“綏德好課堂”品牌貢獻明德智慧與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