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高考綜合改革適應性演練測試成績公布。省教育考試院將在3月5日10時至11日18時進行適應性演練模擬志愿填報。怎樣填報一份科學滿意的新高考志愿?3月1日記者采訪了高校高考招考專家,為考生和家長帶來科學建議。

了解成績構成變化 關注考生成績位次

牛元天是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公室招生宣傳負責人,已經參加過早些年開始的“3+1+2”模式下的外省新高考招錄多次。牛元天表示,不論是適應性演練測試還是正式高考,考生成績、位次公布前,考生本人及家長應對考試相關政策及考生自身情況及相關高校專業情況進行必要了解。陜西省新高考下,語文、數學、外語、歷史、物理科目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科目則以等級賦分轉換后的分數呈現,并計入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

考生位次按照參加相同首選科目考試的考生成績一同排序的辦法,由高分到低分排列確定,即普通類(歷史)與藝術類(歷史)、體育類(歷史)考生共同排列位次,普通類(物理)與藝術類(物理)、體育類(物理)考生共同排列位次。

對擬報考學校專業進行細化分析

牛元天介紹,在“3+1+2”新高考模式下,不同的選科組合,對應著不同的專業報考范圍。物理和歷史作為“1”的必選科目,分別指向了不同的專業領域。選擇物理,學生在報考理工科專業時基本不受限制,像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機械工程等專業都向其敞開大門;而選擇歷史,在報考人文社科類專業上選擇更多,如漢語言文學、歷史學、法學等專業。“2”的選科組合同樣影響著專業選擇,例如,選擇化學和生物,對于報考護理學、藥學類專業比較有利;而選擇政治和地理,還可以選擇報考軍警類、地理類相關專業。

考生拿到考試成績及位次后,應該結合自身興趣特長、未來就業和深造設想、國家發展戰略需求等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同時對擬報考的學校性質、歷史、專業特色及行業門類也要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考生應綜合自身實力,對擬報考的學校、專業進行細化分析。相關參考資料,通過登錄省級招生辦網站及招生高校網站及客戶端、陽光高考招生平臺等公布的相關學校招生計劃、招生專業組的情況(此次適應性測試,陜西省教育考試院門戶網站、陜西招生考試信息網將上線“陜西省高考志愿輔助系統”,提供適應性演練分校、分專業組、分專業招生計劃和近3年陜西省高考招生各院校、專業投檔錄取情況等信息查詢服務),選定一些學校進行備選。

利用位次信息合理“定位”報考志愿

牛元天提醒考生,填報志愿前,應參考往年各高校在陜錄取分數、位次及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根據當年的招生計劃,進行志愿填報(或模擬志愿填報)。雖然此前是老高考,但和新高考相同的是,都實行的是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主要依據考生的位次進行投檔和錄取。所以,考生要學會利用位次信息,參考往年各院校各專業的錄取位次,來合理定位自己的志愿,這十分必要。在這種情況下,往年相關高考錄取位次信息等仍可以作為重要參考。

陜西省新高考招生類別分為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均按照首選歷史、物理科目組合分別編制招生計劃。招生院校按照教育部和陜西省有關計劃編制原則和要求,以“院校專業組”模式編制在陜西省招生的來源計劃。招生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一個或多個專業。報考志愿的考生,一定按照“院校專業組”提出的科目要求,對位填報志愿,一定看清“院校專業組”對考試科目的詳細要求。

高校招生更加注重考生的專業意向和學科特長

牛元天介紹,新高考的志愿填報模式,讓考生有了更多選擇,同時對于學生來說可以更大程度避免被自己不想去的專業錄取。另一方面,新高考模式下,高校招生更加注重考生的專業意向和學科特長。以前,學生可能會因為院校的綜合排名而選擇一個自己并不感興趣的專業,但在新高考志愿填報中,專業匹配度變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學生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優勢學科以及職業規劃,挑選與之匹配的專業。比如,對數字敏感、邏輯思維強的學生,適合選擇數學、統計學等專業;而富有創造力、喜歡動手實踐的學生,更適合學習設計類、工程類專業。另一方面,高校在錄取時,也會更傾向于錄取那些選科與專業要求高度匹配的學生。這就要求學生在志愿填報前,深入研究各個專業的課程設置、就業方向、發展前景等信息,確保自己選擇的專業既符合自身興趣和能力,又具備良好的發展潛力。要提醒家長,不應過度關注所謂的熱門專業,應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日后發展的前景,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專業選擇。

考生需要合理安排志愿順序做到“沖穩保”相結合

對于志愿合理分配的問題,牛元天表示:以往高考平行志愿模式下建議的志愿布局模式仍可以參考。先是“沖一沖”,即在現有成績基礎上,在做好院校專業組志愿填報,做好專業匹配度的基礎上,爭取被最心儀的學校錄取,這些志愿應該安排在總體志愿的前邊。再是“穩一穩”,即在現有成績的基礎上,能被和自己志愿相當,即成績對位的學校錄取,通常安排在總體志愿的中間位置。三是“保一保”,就是保證考生在高考錄取中能順利被錄取,是兜底的選擇,目的是防止因志愿填報不當而落榜,這些志愿通常安排在相對靠后的位置。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