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產業兼職教師的創新紐帶作用
作者:李一陵
發布時間:2025-02-28 21:45:22 來源:光明網
日前,教育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普通本科高校產業兼職教師管理辦法》。《管理辦法》從聘請條件、聘請程序、工作任務、政策支持等多個維度,對普通本科高校聘請產業兼職教師進行了全面且細致的規定。它是我國首個聚焦普通本科高校產業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專門文件,旨在充分調動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優化高校教師隊伍結構,將高校人才培養與工程實踐、科技創新緊密相連,為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演進,新技術新應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新業態層出不窮。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高校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不僅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更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在服務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高校扮演著愈發關鍵的角色。
培養創新人才,以科技創新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絕不能閉門造車,而要以開放的姿態深入推進校地校企協同合作,緊密對接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需求。不久前發布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 年)》提出促進高水平高校、優勢學科與重點行業和頭部企業強強聯合,構建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技術轉移為一體的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新樣本。《管理辦法》正是落實這一要求的重要舉措,它的出臺為促進產教融合開辟了新路徑,為進一步推動人才培養質量、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服務效能的全面提升提供了有力抓手。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技術等前沿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對人才的知識結構、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校傳統的育人模式,重理論而輕實踐,越來越難以適應這種日新月異的變化。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已成為培養時代所需人才的必然選擇。
行業專家、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各自領域深耕多年,長期活躍在產業一線,熟知行業最新動態,實踐經驗豐富。把他們請進校園擔任兼職教師,讓他們承擔參與人才培養、與專職教師協同合作、開展校企合作等任務,這一舉措打破高校與行業企業之間人才交流壁壘,暢通了人才交流通道,對教育與產業的協同發展意義深遠。
產業兼職教師絕非簡單的教學顧問,而是創新共同體的關鍵樞紐。按照要求,他們還要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教學資源開發、實踐課程教學,協助指導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創新創業與實習實踐等。充分發揮行業專家的專業優勢,一方面有利于加強校企協同育人,為學生創新潛能挖掘、實踐能力鍛造提供良好條件。學生在這些產業兼職教師的指導下,能夠接觸到真實的產業場景和前沿技術應用,使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提升自身的就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深化校企在科研方面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產業兼職教師帶來的企業實際需求和市場導向,能夠讓高校科研更具針對性,推動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從而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實現高校、企業和社會的多方共贏。
《管理辦法》的出臺是打破高校與行業企業人才交流壁壘的重要一步,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更為重要的是充分調動產業兼職教師、普通本科高校、企事業單位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高校應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例如給予產業兼職教師一定的教學科研成果認定,提高他們的參與熱情;政府部門也應出臺相關政策,對積極參與產教融合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等支持;企業自身則要認識到參與高校人才培養對自身發展的長遠意義,主動投入資源。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完善激勵舉措,確保政策得到切實有效的落實,才能充分發揮產業兼職教師的創新紐帶作用,真正實現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為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高素質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