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歷博“流動博物館”將文化惠民落到實處
作者:趙爭耀
發布時間:2025-02-28 20:45:01 來源:三秦都市報
“流動博物館”志愿服務活動現場。
連續開展活動13年,行程超過1萬公里,開展活動260多期,受眾超過10萬人……13年來,陜西歷史博物館“流動博物館”讓文物走出館舍天地,達到了讓公眾在“家門口”賞文物、學歷史的目的,更是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將文化惠民落到實處。
“我非常喜歡葡萄花鳥紋香囊,它不僅造型獨特美觀,而且還蘊含著高超的科學技術,這次活動讓博物館里的文物走出館區,來到我們身邊,拉近了博物館和我們的距離?!苯?,陜西歷史博物館“流動博物館”志愿服務項目以“博物館印記——流動的文化盛宴”為主題,走進陜歷博秦漢館開展活動。志愿者通過對文物展板的講述、復仿制文物的現場互動演示,讓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到文物背后的故事,現場觀眾興趣高漲,紛紛參與互動問答。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早在2012年,陜西歷史博物館結合自身資源和優勢,切實發揮博物館社會大課堂服務學生素質教育的功能,不斷創新,特別推出“流動博物館”志愿服務項目,文化惠民、服務群眾。陜歷博“流動博物館”志愿服務項目突破固定的博物館模式,走出館舍天地,依托文物展板、文物復仿制品、多媒體設備、文化節目等豐富的親民形式,將歷史文化課程、互動體驗項目送到社會公眾的身邊。志愿者通過現場演示、講解,讓受益群體在學習知識、了解歷史文化的同時,對博物館和中華歷史文化產生興趣,從而構建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真正實現博物館資源最大化。
據陜西歷史博物館社會教育部工作人員介紹,“流動博物館”活動的開展,就是要主動走出博物館,打破博物館的邊界,把優秀傳統歷史文化送到百姓身邊,真誠回饋社區群眾,讓大家感受到博物館文化。2012年至今,陜歷博“流動博物館”志愿服務項目走進陜西省內省外多所高校、中小學校、山區學校、軍營、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等機構,行程超過1萬公里,開展活動260多期,送展覽百余場,受眾超過10萬人。
據了解,陜歷博志愿者隊伍始建于1999年,累計人數達1.55萬人,服務時長總計超過86萬小時,服務觀眾近800萬人次。2024年,陜歷博社會教育部獲評“第九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陜歷博社會教育部主任呼嘯表示,社會教育部將不斷發展壯大志愿服務隊伍,創新志愿服務手段,打造志愿服務品牌,增強公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