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凌晨五點出門,記者一行踏上開往寶雞的動車,窗外片片麥田、座座村莊倏忽而過,動車很快抵達青銅器之鄉寶雞。我們來到陜西省寶雞市石油中學,耳畔傳來朗朗書聲,步入墨香縈繞的辦公室,見到了教育部學科領軍教師王成。


懷揣夢想,奔赴每一個“五年計劃”

“教育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而我,始終在路上。”王成時常這樣說。廿載春秋如白駒過隙,他將“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訓誡銘刻于心,他將知識的甘霖化作北斗七星,指引學生穿越人生的崇山峻嶺,他用智慧和熱情點亮了無數學生的未來,也用堅守和創新詮釋了教育的真諦。

新時代教育部學科領軍教師、陜西省特級教師、陜西省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師、陜西省優秀教師、陜西省基礎教育教學名師培養對象、陜西省學科帶頭人……這些沉甸甸的榮譽是肯定,是激勵,更是王成對自己每個“五年計劃”的深切回應。

王成有一個獨特習慣——為自己制訂“五年計劃”,并為之不懈努力。第一個五年,他專注于教學基本功的打磨,從備課到授課,從板書設計到課堂互動,他力求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第二個五年,他開始探索語文教學的創新模式,嘗試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理念相結合,打造書香味兒課堂。第三個五年,他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教育領域,推動區域語文教學改革……

“每一次‘五年計劃’都是一次自我突破。”王成笑著說,“教育教學需要不斷更新,教師更需要終身學習。”

“教書育人一直是我的理想,我的家族中當老師的居多,從小我就想成為一名教師,最終如愿上了師范類大學。”王成說。

選10DSC_0015

“2003年大學畢業,我來到寶雞市石油中學,在高中部教學,后來帶高三3個畢業班的語文課。在教學中,我努力和學生打成一片,及時發現學生優缺點,和學生共同學習,互相成就。”王成說。

“師傅曹公奇老師引領我一步步成長,沒有師傅的帶動督促,就沒有今天的我。”王成說。曹公奇說:“人沒有目標就像一堆散沙,難以成型成才。我給弟子定期分別布置任務,督促完成。王成一直說他是后進生,需加倍努力,今天他取得的成績與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王成善思考勤鉆研。初入教壇時,他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為此,他反復打磨課堂,將每一節課都當作一場‘公開課’來準備。短短幾年,他就成為學校乃至區域內的教學骨干。”校長劉濤說。

“我要特別感謝一位恩師柴雙政老師。2014年寶雞市教學能手大賽我失利后,特別沮喪。一天晚上,有一個陌生電話給我打了三次,是當時市級比賽的評委柴雙政老師打的,他對我說:‘你是個好苗子,不要失落,再磨煉磨煉,重拾信心。你還年輕,繼續努力參加下次比賽,相信你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績。’”王成拉開記憶的閘門。

2015年他開啟了魔鬼式的訓練,他在書房反復講課,再講給同行……2016年他獲得寶雞市教學能手大賽語文學科第一名,代表寶雞市參加省教學能手大賽,最終獲得“陜西省優秀教學能手”稱號。

“凡要求學生做到的,王成首先做到。2019年他擔任副校長后,對自己的要求更加嚴格、苛刻,以至于身體嚴重吃不消,只好休整了一些時間。他工作之余帶寶雞文理學院、安康學院、陜西師范大學的本科生、研究生,他總是在提升自己的同時逼迫自己多做有益的事。”數學田老師說。 

眾多榮譽在身,然而,王成并未止步于此,他主動參加各類教學研討活動,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并將新理念融入教學中。

以文化人,教出語文書香味兒

“語文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文化的傳承。”這是王成的教學理念。他的課堂,語文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一場文化的盛宴。

“他善于將經典文學作品與生活實際結合,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字的溫度。講《紅樓夢》,他會帶學生品味大觀園中的一草一木……他創新性地開設了‘經典誦讀’‘詩詞創作’等特色課堂,讓學生與經典對話,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陜西省教學名師張肖俠說。

“我是語文老師,教語文就要教出書香味兒。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融入教學,讓課堂具有育人價值、文化價值,努力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王成說,“我深入挖掘學習詩詞知識,培養學生詩詞興趣,教的語文知識才能契合學生的喜聞樂見,才能對應學生的需求。通過課堂講授和實踐,讓學生認識到語文的美。”

DSC_0104

走進王成老師的課堂,感受到青春的活躍與內心的共鳴。魯迅的文章向來是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痛點,可是在王成老師的課堂上魯迅卻是鮮活的,魯迅的文章也變得好學易懂。

王成在講課中適時插入課件,他得體的肢體語言使得相對枯燥的雜文《拿來主義》變得愈加生動,王老師注意緊抓每一個課堂生成點,和學生不斷互動,拓展學生思維。

“王老師的課總是充滿書香味兒。”學生們這樣評價。王成常說:“語文教學一定是質樸的、本真的,一定是促進師生共同生長的,對于學生來說,不僅要讓他們學會表達,更要讓他們學會思考,學會感受生活的美好。”

以情育人,走進學生心里

“教書是個良心活,不同于加工零件,做不好就會誤人子弟,教師要為人師表,要有底線意識!”父親在王成高考報師范院校時告誡。王成謹記父親教誨,用心授課,以情育人。

選好 突出老師00DSC_0184

“教育不僅是教書,更是育人。”王成深知,教育的本質是喚醒學生的內在動力。他始終堅持以情育人,用真誠和關愛走進學生的心里。在學生眼中,王成不僅是嚴師,更是益友。他常說:“每個學生都是一顆獨特的星星,我要做的,就是幫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光芒。” 

有一位李同學因家庭變故一度厭學,王成得知后,主動與其談心,并為他制訂個性化的學習計劃。這名學生不僅重拾信心,還在高考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如果沒有王老師,我可能早就放棄了。”李同學感激地說。

王成富有愛心,充分理解學生。有一位學生上課打盹兒,王成說:“你睡會兒,下節課有精神了再聽也行,老師也有瞌睡的時候。”學生不好意思了,下課前一直堅持聽課。他一直認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雙向奔赴的。

“我們王老師講課特別有意思,預習時覺得很難懂的地方,經過王老師的講解,頓時覺得這么有意思且簡單。”張同學笑著說。

“誰是老師心中的寶寶呢?”王老師在與學生的對話中拉進了彼此的距離。他總是夸這個孩子特別帥氣,那個孩子很有精氣神兒,孩子們變得愛學習、會提問題了。

有一次去清華大學培訓,他給所帶班級的每個學生帶了一個清華大學的文創產品,告訴學生:“希望你們都能夠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

他特別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單親、離異家庭的孩子,他會給予更多的關愛。他常課余時間與學生聊天,幫助他們解決成長中的困惑。學生都親切地叫他“成哥”。

“要成績固然無可厚非,但只要成績肯定是教育的失敗。高中學業壓力大,更要一張一弛,要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自然會學好。”王成說,“課本劇是學校德育系列化的品牌節目,它將學生的素質和語文學習結合,不僅傳授知識,更是傳遞愛與希望。”

王成說:“教育是一場溫暖的修行,而我,愿做那個不斷前行的修行者,愿做那個點亮心燈的人。”

“我熱愛講臺,喜歡和學生在一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希望寫一本書,將我的教育教學感想集結成冊。我將繼續心系教育,上下求索,催生最美的教育教學之花!”

一路汗水,一路芬芳,王成把教育理想沉淀成窗欞上的冰花,折射出知識結晶的璀璨光芒。面對教育改革、AI奔涌的浪潮,王成經得起考驗,扛得起責任,用心用情打磨玻璃心,滌蕩一顆教育“鉆石心”!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