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組織的校園專場招聘會現場(資料照片)。 受訪單位供圖

2月24日,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赴福州地鐵公司訪企拓崗。 受訪單位供圖

2月18日,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司馬文龍、副書記張浩然帶著學生的簡歷和4名老師,來到陜西多家能源企業的生產基地,詳細了解企業2025年的招聘計劃和崗位需求。

為搶抓春季招聘黃金期,全省高校深入開展訪企拓崗行動,多措并舉挖掘崗位信息,助力學生與企業雙向奔赴。

送人才 解難題

面對當前就業壓力,陜西高校主動出擊,訪企拓崗。校領導化身“人才紅娘”,率隊深入企業一線,搭建雙向奔赴的“人才鵲橋”。

司馬文龍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企業的訴求:“石油企業大量出海,需要既懂專業又精通多門外語的能源技術復合型人才”“油氣勘探難度增加,急需更多掌握新技術的專業人才加入”……

這些超出傳統專業目錄的需求,正進一步推動西安石油大學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深化。

安東石油技術集團是西安石油大學的“老朋友”,雙方自2010年開始深度的校企合作,除了人才聯合培養,技術攻關更是合作的重要內容。

多年來,學校為安東石油技術集團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包括油藏工程、提高采收率、壓裂工藝等。雙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對此次學校訪企拓崗,安東石油技術集團非常重視,派出市場總監、業務部總經理、銷售部總經理、招聘經理,在座談會上重點解讀2025年人才招聘計劃及崗位需求標準,探討行業發展所面臨的技術難題。

張浩然向企業詳細介紹學院2025屆畢業生的專業分布、培養特色及就業需求,并現場推薦了春招首批投遞簡歷的優秀學子,校企雙方都收獲頗多。

“校企雙方因油而生、因油而建、因油而興,要進一步加強溝通合作。”司馬文龍認為今后雙方要在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打造實習就業一體化平臺等方面繼續開展更深入的合作。

“西安石油大學堅持深入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通過強化校企人才供需對接,搭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平臺。”西安石油大學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主任王亮表示。

2025屆畢業生就業工作開展以來,校院兩級領導班子共計走訪用人單位近800家,挖掘有效崗位1.1萬余個,有效暢通了就業渠道。

走出去 請進來

近日,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高新校區報告廳舉辦了一場招聘會,現場座無虛席,連過道都站滿了參加招聘會的學生。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部相關負責人正在進行企業宣講。

方子瑤學的專業是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非常符合中交集團的崗位需求。他已經參加了該集團好幾家子公司的面試,優異的成績、大方自信的表現給用人單位留下了深刻印象。

“企業提出工作地點比較偏遠,可能會走出國門,問我能否接受。我的回答是當然可以,相信在中交集團這個平臺,個人能力能夠快速提升。”方子瑤告訴記者。

中交集團總部領隊來校招聘,正是陜鐵院訪企拓崗努力的成果。2024年,陜鐵院累計走訪450余家企業,挖掘高質量就業崗位8000余個,學校2024屆畢業生就業率為近3年最高。對于2025屆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學校很有信心。

“學校要不斷拓展訪企拓崗的寬度與深度,將訪企業、拓崗位、送人才、解難題相結合,主動對接企業發展需求,通過尋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遇,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2月24日,陜鐵院副校長祝和意向記者介紹了訪企拓崗的意義所在。

“書記、校長深入企業,在增加用人單位對學校了解和信任的同時,能深入了解市場對畢業生專業素養的需求,從而改進和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提前布局人才培養方向。”學校黨委書記焦勝軍說。

陜鐵院通過訪企拓崗,已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入校招聘。2024年至今,學校累計舉行大型綜合雙選會3場、專場招聘會68場、中小型專場招聘會62場、網絡招聘45場,共計提供崗位1.15萬余個。

訪企業 拓崗位

“今天我們專程赴福州地鐵公司開展訪企拓崗。明天,將到廈門地鐵公司看望32名‘廈門地鐵公司訂單班’的實習學生。”2月24日,剛剛結束與福州地鐵公司座談的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就業指導中心(校企合作處)處長張治平說。

座談會上,雙方就校企合作相談甚歡。讓西鐵院老師驚喜的是,3名在福州地鐵公司工作的西鐵院優秀畢業生,與老師分享了就業后的感想和變化。

學校就業中心科長曾小莉一下就認出了名叫黃麗恒的安康女孩。黃麗恒曾是西鐵院紅色講解團的成員,在校期間,她落落大方的舉止、得體的談吐給前來招聘的用人單位留下深刻的印象。入職福州地鐵公司,黃麗恒成為企業講解團的一員。

福州地鐵公司對西鐵院的畢業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他們踏實、勤奮、肯干。這讓西鐵院對與福州地鐵公司未來的合作充滿信心。

“看到畢業生有良好的發展,我們特別高興。訪企拓崗的意義就是要幫助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張治平表示,多年來,學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除了走訪陜西省內的鐵路企業外,還主動走進全國相關企業,推介優秀畢業生,尋找校企合作的機會。如果路途較遠,西鐵院就邀請外省企業開展線上招聘,并組織學生報名,精心挑選適合專業的學生先線上初試,再邀請企業來校或組織學生赴外地,進行線下面試,不放過每一個就業機會。

在促進畢業生就業的過程中,高校正從“象牙塔”走向“生產線”,架起人才供需對接的“立交橋”。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