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工智能更好服務教學科研
陜西多所高校打造師生“專屬AI”
作者:呂揚
發布時間:2025-02-25 15:40:45 來源:陜西日報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育領域迎來一場深刻的變革。DeepSeek作為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學習與科研平臺,能夠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與教學輔助。隨著新學期到來,我省多所高校的AI服務平臺已陸續接入DeepSeek大模型,為教學和科研創新注入新動能。
2月19日,記者從西安交通大學了解到,DeepSeek已全面接入學校人工智能AI創新應用平臺——“交小智”。全校師生只需通過統一身份認證,就可輕松訪問“交小智”,體驗其強大的功能。
“此次接入的DeepSeek將以高性能、低成本、全開源的特色,為全校師生提供個性化、智能化、便捷化的教學科研服務。”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主任鎖志海說,從科研助手到智能輔助教學,從跨學科資源整合到文獻摘要生成,人工智能以豐富的功能體系,可為師生提供精準、高效的服務。
據了解,“交小智”于2024年12月10日上線。作為學校搭建的人工智能平臺,“交小智”可以調用包括豆包、通義千問、智譜清言、KIMI、DeepSeek在內的多個主流大模型,憑借其低代碼、低門檻、豐富的專屬插件和模板快速幫助師生構建科研、教學、管理等多個維度的智能應用,并提供統一有序管理,讓全校師生對大模型的使用有體驗、會微調,能創建自己專屬的AI應用。
為了讓“交小智”發揮更大作用,推動教學創新發展,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還將開展系列“AI賦能”專題實踐培訓,幫助師生了解并使用各類人工智能。
“本學期,我們將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的融合新路徑,進一步加強模型的接入、調優,為師生開展豐富多樣的培訓,在人工智能賦能教學改革、賦能管理服務方面發揮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劉俊表示。
多所高校在應用探索中發現,DeepSeek可通過智能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數據,為每位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識。
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電智課平臺”與DeepSeek大模型完成對接,憑借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和知識儲備,在編程、創作等方面表現卓越,為師生帶來智能化的教學與學習體驗,也為學校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化推進辦公室主任、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苗啟廣介紹,2024年秋季學期,“西電智課平臺”上線,具備AI助教、AI助學、AI出題、作業查重、公式識別等多款“大模型+”教學功能,目前已實現與慧通(自研)、慧雅、DeepSeek等多款大模型協同。根據不同需求,師生可自主切換模式,獲得更精準的輔導和支持。
“我們的大模型會首選校內教學、課程等數據庫進行推理,增強了垂直領域檢索功能,師生只需登錄平臺進入課程,即可開啟體驗。”苗啟廣介紹,“學校還計劃圍繞DeepSeek開展系列培訓,幫助師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這一強大智能工具。”
西安理工大學AI服務平臺——“西理小信”AI服務平臺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具備更強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深度思考能力和高效推理能力。師生可根據需要搜索分析復雜問題,或切換至日常模式快速鏈接校內知識及常見需求。
全新的“西理小信”AI還深度融合了校內知識庫,目前已掌握學生手冊、信息化服務手冊、學校各網站新聞等內容,可以迅速且準確地回答師生提出的對應問題,大幅提升了信息獲取效率,能夠高效輔助學生學習。下一步,西安理工大學將進一步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管理服務相融合的新路徑,并開展相關培訓,持續提升師生使用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