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市四項基礎策略護航特殊學生全面成長
作者:王強
發布時間:2025-02-24 15:20:53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陜西教育客戶端
近年來,旬陽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辦好特殊教育的部署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四項基礎舉措,護航特殊學生全面成長。
構建部門聯動機制,凝聚工作合力。一是建立由教育部門牽頭,發改、財政、人社、編制等部門共同組成的特殊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特教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加強對重點工作的整體部署、協調推進、督促檢查。二是建立由教育、民政、殘聯、衛健等不同領域專業人士組成的特殊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殘疾兒童少年的入學教育評估及安置工作。三是建立由校長、教師、家長、志愿者等組成的融合教育教學與管理隊伍,統籌實施普特融合教育各項工作。四是建立特殊教育關愛制度。為每名學生配備一名教師媽媽(爸爸),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個性發展需求。每名學生結對2至4名同伴,學校在日常學習和校園活動方面給予幫扶,實現關愛工作無縫隙、全覆蓋。五是建立特教督導工作體系。定期深入學校,重點核查入學安置、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落實、特殊學生關心關愛等情況,確保特殊教育工作落地落實。
強化師資培育路徑,提升內涵質量。一是持續加強特教教師隊伍建設,按照特教師生比不低于1:2.5的標準配足配齊特教學校教師。二是加大教師培訓力度,不斷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將特教教師培訓納入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和市本級教師培訓計劃,近五年,全市特教教師參加各類培訓累計達到360學時。三是加強技能素質培養。在“教—學—評”框架下落實特殊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提高特殊教育課堂教學效益。通過參加教師基本功大賽,為廣大特教教師提供展示和成長的舞臺,現有省級教學能手2人,市級教學能手3人,縣級教學能手6人。
強化課程建設實施,助力教改創新。一是深化特殊教育課程教學改革。該市特教學校嚴格落實國家特殊教育學校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本著“為學生著想,替家長分憂,給社會造福”的宗旨,突出特殊教育個別化和針對性,聾生主要突出聽力語言康復,義務教育階段課程和職業技能培訓,智障學生主要加強生活語文、生活數學及生活綜合指導課程的訓練,提高殘疾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康復的信心。二是結合縣域實際,加強特殊教育優質精品課程研發,鼓勵學校結合實際及學生個體差異,積極開發特色校本課程,開設手工十字繡、串珠、野山核桃加工等職業教育課程和大棚蔬菜種植等綜合實踐課程,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近年來特教學校先后有1名學生考上大學、10余名優秀畢業生被陜西經濟城市學院錄取。三是普通學校積極創造條件接收殘疾少兒入學就學,大力探索特普融合,市第三小學特普融合教育案例榮獲國家一等獎。
強化保障措施路徑,確保工作實效。一是建立了財政為主、社會支持、全面覆蓋、通暢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務保障機制,義務教育殘疾學生“兩免一補”全覆蓋,學前和高中階段殘疾學生優先享受教育資助。從2014年起,該市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生均6000元、學前及高中階段隨班就讀“三殘”學生生均3000元的預算內年公用經費標準和特殊教育教師津貼要求,有力保障了特教學校日常運轉和長遠發展。二是近年來,市特教學校先后建成聽力檢測室、感覺綜合室、律動教室、手工制作室、微機室、圖書閱覽室、康復訓練室等功能部室。在特教學校建立了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并配置了聽力檢測、語言訓練設備,購置了語言和認知評估訓練、自閉與多動訓練、心理沙盤等設備,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
下一步,該市將繼續積極探索更多創新舉措,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享有高質量的教育資源,真正實現教育的公平與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