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為基,培育個性化學習之花
作者:■文/王建曄
發布時間:2025-02-24 11:04:09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給課堂教學帶來巨大影響。個性化學習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一項重要應用,它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貼合自身需求的學習體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一、人工智能對個性化學習的影響
(一)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人工智能在個性化學習中的應用,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貼合自身需求的學習資源和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智能系統能夠為學生量身定制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加有針對性。同時,智能系統還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能力水平,動態調整學習內容和學習難度,確保學生能夠在適合自己的節奏下進行學習。
(二)減輕教師工作負擔
人工智能的引入,使教師可以從繁瑣的備課和作業批改工作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引導和啟發學生的工作之中。智能備課系統能夠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活動設計建議,幫助教師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實用性的課程內容。智能批改系統則能夠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自動識別、分析和評價,為教師提供快速、準確的批改結果,從而減輕他們的工作負擔。
(三)促進教育公平和協同發展
人工智能的應用,有助于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進教育公平和協同發展。通過在線開放課程、遠程協作平臺和虛擬現實等手段,人工智能可以打破地域和機構的壁壘,實現優質資源的擴散和傳播。這使得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優質的學習資源,享受公平的教育機會。同時,人工智能技術還能夠促進不同地域、不同學校之間的教育協同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二、人工智能在個性化學習中的應用
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為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通過智能備課系統、智能批改系統、智能輔導機器人和智能化評估系統等工具,教師能夠更有效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智能備課系統助力個性化教學
備課是教師教學的重要環節,傳統備課方式往往依賴于教師的經驗和教材,難以實現真正的個性化。然而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使得備課過程變得更加智能化和個性化。智能備課系統能夠根據課程標準、學生學情及教師偏好等,自動生成教案框架、推薦教學資源和活動設計。例如,系統可以通過分析學生的歷史成績、學習行為等數據,識別出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從而為教師提供針對性的教學建議。這樣的智能備課工具不僅減輕了教師的備課負擔,還促進了教學內容的精準化與個性化。
智能備課系統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技術,能夠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為教師量身定制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這種個性化的備課方式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同時,智能備課系統還能夠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活動設計建議,幫助教師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實用性的課程內容。
西安市經開第八小學的智能教學系統全方位覆蓋到所有教室,實時采集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行為數據。教師可以及時分析大量的學生學習數據,基于這些數據分析結果調整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支持。這種形式既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又促進了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提高。
(二)智能批改系統實現精準反饋
作業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但傳統的作業批改方式往往耗時費力,且難以提供個性化的反饋。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使得作業批改變得更加高效和個性化。智能批改系統能夠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自動識別、分析和評價,為教師提供快速、準確的批改結果。
在西安經開第三小學,學生體驗到了用人工智能批改作文的新奇感受。學生在草稿本上寫出作文初稿后,在信息科技課上用計算機將作文打出來并上傳到人工智能軟件中。人工智能會進行第一輪修改,指出語句不通順、錯別字等問題,并即時評分。學生根據人工智能的建議進行修改后,教師再進行第二輪批改。這種批改方式不僅提高了批改效率,還鍛煉了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同時,人工智能的即時反饋和個性化評語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
西安小學引入了智能筆批閱作業系統,在不改變傳統書寫和批改方式的前提下,通過智能筆采集學生作業數據到作業系統中,為每名學生建立歷史作業庫,自動匯總分析學生作業情況,并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建議。家長也能通過平臺看到孩子的習作和作業情況,加強了家校間的聯系。
智能批改系統不僅提高了批改效率,還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學習反饋。智能批改系統能夠根據學生的作業表現,給出針對性的評價和建議,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指出改進方向。這種個性化的反饋機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幫助他們及時調整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三)智能輔導機器人助力教師答疑解惑
智能輔導機器人是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為學生提供學習輔導和答疑服務的機器人。它們擁有豐富的知識庫和語言處理能力,能夠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給出詳細的解答和建議。智能輔導機器人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夠獲取學習幫助。
西安高新第二十二小學的教師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建了助教智能體。這些智能體經過大量數據學習訓練,能夠根據學生和家長的提問快速給出解答和建議。這種個性化的輔導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同時也加強了家校協同共育。
智能輔導機器人不僅可以回答學生的問題,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進行資源推薦。例如,如果一個學生在某個知識點遇到了困難,智能輔導機器人可以推薦相關的視頻教程、練習題或其他學習材料,幫助學生攻克這個知識點。此外,智能輔導機器人還可以記錄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表現,為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反饋信息,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
(四)智能化評估系統助力教學質量提升
智能化評估系統是利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構建的在線評估系統,能夠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實時監測和評估。這種評估方式比傳統的考試評估更加全面和客觀,能夠更好地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的智課系統將語音識別和表情識別等技術進行了融合,能夠通過教師課堂的語言表達、學生的課堂表現等評價教師的授課情況。還能夠對學生的問題回答情況進行實時分析和反饋,為教師提供準確的教學參考依據。這種智能化的評估方式有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智能化評估系統不僅可以評估學生的學術表現,還可以評估學生的非學術技能,如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例如,智能化評估系統可以通過分析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表現,評估他們的合作能力和領導能力。此外,智能化評估系統還可以通過分析學生的表情和肢體語言,評估他們的情緒狀態和參與度,為教師提供更全面的反饋信息。此外,智能化評估系統還可以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預測他們的學習趨勢和潛在問題,使教師提前采取干預措施,防止問題的發生。
三、人工智能在個性化學習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人工智能給教師教學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和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及時掌握新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方法,利用人工智能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要積極學習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方法,了解智能化教學系統的功能和特點,掌握智能化教學系統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同時,教師還要關注教育領域的新動態和新趨勢,了解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和目標,積極參與教育教學創新和改革實踐。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要求,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教學服務。
人工智能為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和深入。未來,我們期待人工智能為教育教學領域帶來更多創新和變革,為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創新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 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