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梁文鋒 、王興興成功背后的啟示:家長要善用“可復制”的教育經驗
作者:王燕
發布時間:2025-02-24 11:20:02 來源:西安新聞網
2025年的開端,餃子、梁文鋒、王興興這幾個人的名字火爆全網,他們在各自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餃子導演的《哪吒2》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冠軍;梁文鋒開發的AI開源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并引發世界級轟動;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帶領中國機器人產業實現了技術反超……
他們的成功,引發許多人對他們所受家庭教育的思考。2月22日,記者專訪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區域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王越群教授。他表示,三人的家庭教育有一個相似之處——尊重差異,因材施教。他們各自父母的理念和行動,精準擊中了當下“教育焦慮”的社會痛點,那些一味追求孩子考試分數、學校排名的家長應當警醒且認識到:保護興趣愛好,揚長避短,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最大支撐。
聚焦國家教育改革方向 不能“偏航”
“討論他們的成功,不能就事論事,應該從他們的個人奮斗與時代機遇特別是國家深化教育改革帶來的深刻‘共振’去思考。”王越群認為,聚焦國家教育改革方向,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最大前提。
王越群分析道,從三人的年齡(餃子1980年出生、梁文鋒1985年出生、王興興1990年出生)來說,他們的中小學和大學時代,正好處在“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
深化教育改革,要求學校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的現狀,這對整個80后、90后、00后學生的思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使他們能夠逐漸成長為具有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人。
“他們的成功,首先是國家持續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典型寫照。家長一定要理解,國家教育改革的要求往往是面向未來、適度超前、久久為功的,在改革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各種問題,但最終一定會更好地促進人的多元化發展。”王越群說,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聚焦國家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不能“偏航”。
在家庭中對孩子施以適合的教育 尤為重要
“對孩子成長來說,良好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最為關鍵和基礎的元素。”王越群說,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而學校教育由于其特殊的環境,往往采用標準化式的統一要求。因此,在家庭中對孩子施以適合的甚至是量身定制的教育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王越群舉例道,梁文鋒自稱父親是一名老師,從不問他的考試排名,只問“今天解決了什么問題?”這種對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呵護,是梁文鋒后來敢于挑戰技術“無人區”的底氣。餃子大學畢業后已經有了一份體面且收入穩定的工作,但當他辭職回家自學動畫并“啃老”3年時,母親卻無比包容,連他自己都說“我覺得我都很難做到這一點。”
王興興從小性格內向,不善言語,但父母對此并沒有特別“糾結”,甚至在老師對他的父母說“這個小孩有點笨”時,父母雖然心里不是滋味,但也沒有對王興興進行指責,而是尊重孩子按照自己的性格去學習和生活。這使得他長大后并不在意別人的眼光,而是對自己喜歡的事更感興趣、更加專心。
“三人的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的核心價值,是將孩子從分數排名競爭者的角色,轉化為自我驅動、主動追夢的創造者。”王越群說。
讓興趣激發強大內驅力 揚長避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愛是最大的動力。“當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時,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效果會有顯著提升。”王越群說,餃子原本畢業于名牌大學藥學專業,卻對動畫情有獨鐘;王興興自爆是英語“學渣”,嚴重偏科,卻對機器人研發癡迷;梁文鋒想攻讀計算機專業時,父親問他“你準備好為興趣熬夜了嗎?”他堅定地給出了肯定答復。
王越群認為,興趣雖然是通向成功的不竭動力,但他們的成功還在于對目標的堅持,以及為實現夢想不怕吃苦的精神。
“這些都是人的內在動力驅動的強大體現,這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強大內驅力非常寶貴。”王越群說,家長一定要從功利化、短視化的錯誤教育理念和認知中解放出來,牢固樹立聚焦國家教育改革方向、建立非功利化優良家庭教育生態、保護孩子興趣愛好的教育理念,堅持揚長避短,因材施教,“復制”好、運用好孩子取得成功的這三大通用“法則”和制勝“法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