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學生已經重返校園。疾控專家提示,因人員流動和聚集因素,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存在一定反彈風險,仍需重點關注并加強防控。學校和家庭可采取科學有效預防措施,確保學生健康安全。 新華社發(fā)(朱慧卿作)

隨著學生重返課堂,校園內傳染病傳播風險、食品安全、出行安全再次受到關注。為了讓孩子們在健康、安全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近日,省衛(wèi)生健康委、省疾控局特邀相關專家,就相關實用的科普知識進行介紹。

防控常見疾病

“隨著開學季到來,人群聚集性活動增多,傳染病容易傳播。”2月18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張欣告訴記者,“近期常見傳染病有流感、諾如病毒感染、支原體肺炎等。”

流感是一種極具傳染性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在教室、食堂等人員密集場所,一個噴嚏、一次咳嗽,都可能讓病毒迅速擴散。與普通感冒不同,流感引發(fā)的癥狀更為嚴重。“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除接種疫苗外,日常要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在流感高發(fā)期,盡量避免到人員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張欣說。

“學校和托幼機構是諾如病毒感染的高發(fā)場所。”張欣說,諾如病毒傳染性極強,且傳播途徑多樣,被污染的食物、水源,以及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都可能導致感染。

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部感染,在兒童和青少年中較為常見。支原體肺炎的癥狀不典型,初期可能表現(xiàn)為咳嗽、發(fā)熱,很容易被誤診為普通感冒。“支原體肺炎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在學校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傳播風險更高。預防支原體肺炎,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定時開窗通風。”張欣說。

關注食品安全

“開學季是食品安全與營養(yǎng)健康風險防控的關鍵節(jié)點。”2月19日,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醫(yī)師趙靜珺說,學校應做到食材定點采購配送,按規(guī)定查驗并留存供貨商資料,嚴格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要求。

“學校食堂工作人員在加工制作食品時,要保證食物燒熟煮透、生熟分開,加強備餐區(qū)域管理。嚴格按照各類產品的貯存條件規(guī)范貯存,及時清理處置過期、變質等不合格食品。”趙靜珺說,應按規(guī)定對食品加工場所、就餐場所、設施設備等進行清洗、消毒。學校應組織食品安全員和從業(yè)人員進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guī)、操作規(guī)范的知識培訓,明確食品安全責任。

趙靜珺介紹,學生的飲食應豐富多樣,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動物性食物、奶類、大豆和堅果等。每天攝入的食物種類應盡量達12種以上,每周達25種以上。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成分,有助于促進消化、增強免疫力。建議學生每天攝入蔬菜300克至500克,攝入水果200克至350克。

預防兒童肥胖

“兒童期肥胖不但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降低運動和學習能力,還會增加成年后患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2月19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尹春燕說。通過觀察身邊的孩子,尹春燕發(fā)現(xiàn)“小胖墩”越來越多了。

從生活方式來看,很多兒童過度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大量飲用含糖飲料,導致熱量攝入超過日常所需,缺乏運動降低了身體代謝率。另外,睡眠時間縮短也會導致肥胖。

“透過肥胖成因可以看到,行為和環(huán)境因素是防治重點。”尹春燕說,在學校層面,可以從加強兒童體育鍛煉和改善校餐質量入手。在家長層面,要鼓勵孩子多運動、減少看手機的時間;定期給孩子進行體檢,及早發(fā)現(xiàn)肥胖問題,采取有效干預措施。

加強急救培訓

在急救知識普及方面,西安市兒童醫(yī)院主治醫(yī)師苗峰介紹,學生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至關重要,如心肺復蘇、止血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等。

苗峰說,骨折是常見的意外傷害之一,在不了解急救知識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好心干壞事”。骨折發(fā)生后出現(xiàn)四肢局部水腫、疼痛,活動受限,切忌現(xiàn)場復位,防止造成二次損傷。應當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處,盡快送醫(yī)。

陜西省內許多學校已引入急救培訓課程,邀請專業(yè)醫(yī)護人員為學生進行現(xiàn)場演示和實操訓練。通過模擬真實場景,學生們不僅學習了理論知識,還進行了急救操作,提升了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

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苗峰表示,交通安全教育是增強交通安全意識的重要途徑。學校、醫(yī)院等單位應加強對交通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增強少年兒童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家長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規(guī)則、文明出行,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交通安全習慣。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