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時光|2025春季新學期課堂基本規范十條
發布時間:2025-02-20 22:00:53 來源:光明社教育家
1.候課四件事
布置預習任務,打開電子白板,檢查課前準備,巡視預習秩序。
2.教師要做到“四不站”講臺
候課時不要站在講臺上不動,要提醒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學生討論時不要站在講臺上,要深入薄弱小組答疑,要發現有代表性錯誤答案或新穎答案,為后面分享作準備;學生上臺分享時不站在講臺上,要走下講臺,讓學生聚焦臺上學生,讓臺上學生與臺下學生互動;學生課堂練習時也不要站在講臺上,要手持紅筆走動即時批改、反饋。
3.課堂師生要有精氣神
規范組織教學環節,師生情緒飽滿,課堂秩序井然,師生、生生良性互動,學生研討時專注度、參與度高,分享展示時傾聽、表達高度在線。
4.用好課堂上的黃金學習期,關注課堂提問的兩個黃金等待期
上課后5分鐘到20(25)分鐘,這段時間是一節課的黃金學習期,此時必須確保處理本節課的重難點,切忌導入時間過長,處理昨天作業問題過長,處理班級事務過長,也不能一上去就批評學生,師生情緒不佳再講新課。試想,若學生情緒不佳或心智疲勞時講新課、講重難點,學生接受效率會如何?容易學不會或知識夾生,第二天不得不再講再強調,走入惡性循環怪圈。
關注課堂提問的兩個3-5秒黃金等待期。第一個黃金等待期是提出問題后,要留3-5秒等待時間,讓學生深度思考,不提倡急于舉手,否則學生的答案往往是淺層次的或不全面的,更忌先叫學生,再說要回答的問題;第二個黃金等待期是點名學生回答問題后,要留3-5秒反思時間,讓他修改、補充自己的答案,讓其余學生先概括前者發言的要點,思考自己的答案與回答問題的學生的答案有什么關聯,還要思考如何有理有據質疑補充,教師也可思考怎么評價與追問。
5.明晰課型學習側重點及特點
新授課講題時先講明白公式推導、概念怎樣理解,才講怎么做(應用);習題課不再講公式推導,只講記和用;單元復習課只講公式各種推論變式用;大復習課把小規律提升歸納到大規律(多題歸一),課型不同,同一類型課的側重點不同。比如不能用上新課的套路去上單元復習課,也不能用單元復習課的方法去上總復習課。
6.正確運用表揚
對學生發言達到要求時給予肯定,超過要求時才給予表揚,不能降低表揚的標準,不能讓課堂掌聲廉價,盡量不倡議給學生掌聲;表揚要具體,并且只表揚努力程度,讓學生發自內心的主動鼓掌。熟練運用:表揚公式=陳述事實+確認事實的可貴性+表達感受+表達期望……
7.讓學生完整經歷解決問題鏈條的學習
讀懂題——分析題——回答題。
教師課堂上不要把最難的“找思路、找方法、怎么想”這些較難的問題“自己做”,把相對簡單的具體計算、寫答案最后一步才讓學生完成,否則定會出現“能聽懂、遇到題就是不會做”的現象。首先讓學生獨立閱讀材料,接著再讀圈出關鍵信息,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組合復述相關信息,后讓學生抽象、建模成相關問題,最后再讓學生分析問題提出解題思路、方法,讓學生完整經歷解決問題鏈條的學習。
8.講到重難點時要有引起學生注意的提示語
借助升調變換、放慢語速突出重難點。對重點題,教師講后先讓中等生再講,最后讓學困生復述本題思路。
9.關注小組有效討論的5個細節
細節1:始終保持一人說,其余人專注傾聽,防止都在自言自語、都在說根本沒人聽的現象出現。
細節2:有主持人主持的有序討論,組長講(依次講、重點講),組員聽;學困生講,中等生補充,優等生總結;中等生講,卡殼時組長提示,學困生聽不明白時及時追問。
細節3:討論進行到一定階段時,必須對討論觀點、結論進行總結。組長明確答案,組員做好記錄,答案明晰化。防止出現各說各有理,組員不知道到底哪個答案對,哪個答案更科學、更合理(只有答案多元化,缺少答案最優化)。
細節4:小組討論發言規則:記憶型的知識,讓兩位學生討論,增加記憶效益;理解型的知識,學生四人一組討論,讓C類同學開始,B類和A類的學生依次補充,讓不同的學生完善自己的理解;運用型的知識才會全組討論。
細節5:引入“發言卡”,有發言卡的學生才可以發言,控制優等生的話語“霸權”。
10.實現教學評一體化
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學習評價相互匹配照應。變課堂小結為課后反思,從一個知識點維度到多個維度,從單一文字到圖表、思維導圖等。
特別提醒:嚴禁拖堂。靠拖堂講完的內容基本是無效的,拖堂耽誤學生喝水、去衛生間,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拖堂影響下節課,易造成學科教師之間的矛盾。
你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