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潼關縣各學校以“辦適合教育,育靈動人才,做最好的自己”為辦學宗旨,因材施教,精準施育,為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成長而努力。

一是多元課程引領多彩成長。在校內,學校創設特色課后服務體系,按照“國家課程+校本課程”的方式,開設涵蓋人文、科學、藝術及體育四大類社團,以不同的維度和方式,為學生搭建多樣社團活動平臺,并開展讀書節、藝術節、體育節等,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助力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在校外,不斷擴大學生知識半徑,組織開展探索勞動基地耕作等一系列有意義、有特色的研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受教育、健康成長。

二是教研助力撥亮引航燭光。學校不斷提升教師素養,2024年,各學校開展教師同課異構活動,與兄弟學校開展結對共建活動,開展教師粉筆字訓練、教研培訓等活動,并通過“青藍工程”開展教師幫扶結對子,常態化開展老帶新指導,幫助新教師快速成長。學校還通過舉辦各類學科比武、論文評選、課題研究等活動,打開教師成長新空間。

三是安全教育護航學生成長。為更好地開展安全教育工作,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1+x”安全教育,“1”即“一日一提醒、一周一小結、一月一演練、一月一主題、一月一檢查、一月一整改”,“X”即在每個月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一盔一帶”檢查、護學崗守護、防溺水教育、逃生演練等,通過系列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提升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減少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是家校共育助力學生遠航。各學校著力從家庭、學校和學生三個方面精準施策,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學校通過開展家長開放日,組織家長座談會,開展班主任研修活動。另外,拓寬家校交流渠道,通過比賽,促進家校交流、相互學習,提升家校共育效果。

下一步,潼關縣教體局將繼續發揮各學校自身優勢,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潼關教育力量。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