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國情懷 增強文化自信
西安:?思想道德教育“開學第一課”活動火熱舉行
作者:拓玲
發布時間:2025-02-20 10:20:48 來源:西安新聞網
感人至深的英烈事跡,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愛黨愛國的種子;非遺傳承人手把手為孩子們教授剪紙技藝,讓大家感受非遺魅力;陜西省勞動模范走到孩子們身邊,激勵他們努力奮進,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近日,由西安市委文明辦組織開展的2024思想道德教育“開學第一課”活動繼續在全市各級文明校園火熱舉行。活動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引領孩子們追光前行、勵志逐夢,讓理想信念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緬懷革命英雄 做勇敢正義少年
“英雄是誰?是在生死面前敢于踏出一步的人,是在危難之時敢于邁出一腳的人……”17日,在省級文明校園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來自西安市英烈故事“五進”宣講團的成員們以詩朗誦《英雄》,拉開了學校英烈故事進校園暨開學第一課活動帷幕。
此次活動以“頌英烈 傳真情——銘記歷史 讓英烈精神點亮前行的路”為主題。宣講團成員為師生們帶來了情景劇《跨越時光的青春對話》《共和國不會忘記》、舞蹈《我的祖國》、朗誦《太行乳娘》,將英烈們堅定的革命信仰、無私的奉獻精神一一展現在師生眼前,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愛黨愛國的種子。
學生們也紛紛走上舞臺,為大家帶來情景劇《精忠報國》《滿江紅》。孩子們用感人至深的表演,引領大家走進那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再現了革命先烈英勇無畏的形象。
榜樣催人奮進,使命呼喚擔當。學生代表石羽軒說:“我們每一位少先隊員都應緬懷革命英雄,學習現代榜樣,努力做一個善良、勇敢、正義的好少年。”
剪一朵團花 感受非遺魅力
2月19日,新學期的“非遺文化第一課”——“非遺潤童心,春啟傳承路”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全國文明校園翠華路小學舉行。
“同學們,春節期間,大家在各大景區都感受了哪些非遺項目呢?”“我看了打鐵花”“我吃了花饃”。活動中,陜西省民俗學會非遺專委會主任、非遺傳承人王艷一發問,孩子們就搶答起來。最近火爆出圈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也給王艷帶來了創作靈感。當她拿出自己創作的靈珠哪吒、魔丸哪吒、太乙真人等剪紙作品時,孩子們不禁“哇”了起來,被王艷的作品所震撼。
隨后,王艷向學生們詳細講解了剪紙折、畫、剪、展的技藝工序及剪紙藝術的美好寓意。孩子們熱情高漲,躍躍欲試。“先把這兩個角對折,我們可以找到一個交叉點,順著這個點,拿起剪刀從邊緣剪下去,注意不要剪斷了……”在王艷的指導下,學生們聚精會神地嘗試著、琢磨著,體驗著剪紙藝術的樂趣。
小手翻飛,不一會兒的時間,當大家把剪紙圖樣小心翼翼地展開,一個個象征著美好寓意的團花呈現出來。學生們高興地互相展示著自己的剪紙作品,留下開學第一課與傳統剪紙藝術的合影。
“太神奇了,一張紙就這樣反復折疊,再用剪刀輕輕一剪就能變成一個團花,讓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一堂課下來,學生張詩悅覺得“很有成就感”。“通過體驗剪紙,我們不僅提高了動手能力,還對非遺文化有了更多了解,今后我想繼續學習剪紙,更加深入了解剪紙這門技藝。”學生任諾一說。
以堅持和創新 鑄就燦爛人生
19日,省級文明校園臨潼區華清中學里,走來了農技專家趙軍賢。
她以“科技改變生活,堅持鑄就人生”為題,為來自華清中學、陜鼓中學、馬額中學等學校的400余名師生講述了生涯規劃“開學第一課”。
趙軍賢是西安市番茄研究所所長,也是一位從普通農村婦女成長起來的農業技術專家。她長期致力于蔬菜育種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成功培育出“西優”系列番茄品種20多個。“一個品種從培育到通過審定往往需要數年時間,我還曾耗資100多萬元用于研發,甚至不惜貸款繼續研究。2001年,我通過贈送種子的方式,終于讓研發成果獲得了市場認可。那一刻我最開心,這些年的辛苦都沒有白白付出。”趙軍賢說。如今,她依然奮斗在農業科研一線,致力于打造集科研、培訓、試驗、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綜合服務體系,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趙軍賢的奮斗故事,令學生們動容。學生米惠駿說:“成功之路總是充滿艱辛與曲折,我們要像趙所長一樣堅守目標,用堅持和創新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