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西安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的心理咨詢師通過熱線電話,開展心理輔導。

青少年心理健康越來越成為大眾關心的話題。如何使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得到進一步重視?如何讓相關教育體系更加健全?如何使青少年心理監測預警和服務保障水平有效提升?

近年來,陜西多部門聯動,共同搭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綠色通道,在全省中小學校、醫療單位、12355青少年服務臺之間建立協作機制,暢通精神心理問題篩查、評估、轉介、治療等環節,建立心理干預一體化、一站式服務機制,為青少年提供便捷規范的心理健康服務。

傾訴的平臺

2月14日,16歲的延安市高中生周宇行(化名)撥通了12355青少年服務臺的電話,對心理咨詢師亓富強說:“今天是開學第一天,面對老師的提問,我一點也不緊張了。感謝您對我的多次幫助。”

周宇行學習成績優異。但從高二開始,她對老師的提問感到恐懼,總害怕回答錯誤。這種情緒甚至影響了她的睡眠和食欲。

寒假期間,周宇行撥打延安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電話尋求幫助。

經過詳細了解和評估,亓富強發現,周宇行內心敏感且追求完美,容易對自我表現過度解讀。亓富強采用認知行為治療等方法,幫助周宇行改變對課堂提問的看法,讓她意識到不用刻意追求完美的答案,有效緩解了她的焦慮。

“科學的心理干預能夠有效幫助青少年緩解學業壓力和心理焦慮。”陜西省兒童心理學會秘書長張力介紹,“12355青少年服務臺是共青團打造的專業服務平臺,覆蓋全省各地。廣大青少年和家長可通過電話熱線和網絡平臺,獲得專業的心理、法律等咨詢服務。”

近年來,在共青團陜西省委的指導下,我省各地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采取暗訪、電話抽查、數據周報等形式,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情況進行摸底,并及時提供服務,幫助廣大青少年重拾自信。

每當接到咨詢或求助電話,各地12355青少年服務臺都會將求助者的情況詳細記錄在案,由心理咨詢師提供針對性的心理療愈服務,并通過電話隨訪等方式跟蹤后續情況。

校園里的守護

2月13日,新學期報到日,西安市碑林區雁塔路小學的老師熱情地歡迎學生返校。老師發現,個別學生出現了焦慮情緒。

學校心理副校長李倩立即進行走訪。她發現有的學生未能按時完成寒假作業,有的學生仍處于假期中的松弛狀態,還有的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針對這些情況,李倩立即與學生的家長取得聯系,詳細了解他們的假期生活和學習狀態,指導家長與孩子溝通,并通過玩游戲等方式緩解學生的負面情緒。

該校校長張琪介紹,心理干預已成為學校的常態化舉措。學校每周五舉辦心理副校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面對面交流,并通過心理輔導課幫助家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學校還與陜西省兒童心理學會合作,專門為三年級學生開設了人際交往提升課,為六年級學生開設了青春期教育課。

張力說,目前,全省300余所學校與陜西省兒童心理學會聯合行動,聘任心理副校長、心理健康顧問等專業人才。這些專業人士對校內情緒、心理和行為有異常的孩子進行及時研判,必要時通過綠色通道進行轉介處置,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有效解決。

心理健康的防護網

2月14日,咸陽市某小學二年級教室里,學生張曉佟(化名)已進入學習狀態,認真聽講。這一變化讓家長、老師以及心理醫生感到欣慰。

張曉佟曾是全校有名的“熊孩子”,上課時總是坐不住,經常與老師對立,還和同學打架,行為讓家長感到頭疼和無助。學校老師通過綠色通道及時對接心理醫生,并聯系定點醫院為張曉佟進行專業測評和檢查。

經過診斷,張曉佟患有多動癥。醫生團隊隨即為張曉佟制定了一套綜合干預方案,包括心理支持、藥物治療、行為矯正、執行功能訓練以及腦電生物反饋等手段。

綠色通道定點醫院醫生張學群介紹:“藥物治療的同時,老師安排張曉佟擔任紀律班長,提升他在集體中的價值感。學校還讓張曉佟的媽媽以校外輔導員的身份參與班級管理,幫助張曉佟緩解與老師、同學的對立情緒。經過一年的心理治療,張曉佟基本得到康復。”

陜西省青少年心理干預綠色通道是共青團陜西省委聯合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共同搭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一體化服務平臺,主要任務是在12355青少年服務臺、各醫療衛生機構、心理咨詢機構及教育部門之間,建立青少年精神心理個案評估及協同干預機制,為廣大青少年提供高效、便捷、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務。

綠色通道辦公室主任周蘇鵬介紹:“全省范圍內已有40余家醫院成為綠色通道的定點醫院,形成了‘醫+校+家’聯動的心理健康防護網。”

責任編輯:劉昕